咸阳

河山百二西南抱,终南山色开堂奥。

西周丰镐陷戎尘,秦得咸阳廓新造。

当时一剑扫六雄,焚弃图书绝搜讨。

鞭笞四海震匈奴,皇功帝德弥穹昊。

传世从兹亿万年,国祚何烦子孙保。

沙丘一夕鲍鱼腥,东海神仙竟杳渺。

中原逐鹿莽狐蛇,孺子堪怜出轵道。

咸阳宫殿久榛芜,岂待今时迹如扫。

千秋龟鉴示兴亡,仁义从来为国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的眼光审视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咸阳城,充满了对历史变迁和兴衰更替的深沉思考。诗人以“河山百二西南抱,终南山色开堂奥”开篇,描绘了咸阳城所处的地理优势,接着提到西周丰镐与秦都咸阳的兴衰,以及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辉煌历史。诗中“当时一剑扫六雄,焚弃图书绝搜讨”赞颂了秦始皇的功绩,同时也提到了焚书坑儒的悲剧。

“鞭笞四海震匈奴,皇功帝德弥穹昊”描述了秦始皇对内对外的统治,以及其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传世从兹亿万年,国祚何烦子孙保”表达了对秦朝长久统治的向往,以及对后世继承者的期望。然而,“沙丘一夕鲍鱼腥,东海神仙竟杳渺”则暗示了秦朝的迅速衰败和灭亡,以及秦始皇死后权力斗争的残酷。

“中原逐鹿莽狐蛇,孺子堪怜出轵道”进一步描绘了秦朝之后的混乱局面,以及汉高祖刘邦在楚汉之争中的艰难历程。“咸阳宫殿久榛芜,岂待今时迹如扫”感叹了咸阳城的荒废,以及历史的无情流逝。

最后,“千秋龟鉴示兴亡,仁义从来为国宝”总结了历史的教训,强调了仁义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提醒后人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以避免重蹈覆辙。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深思熟虑。

收录诗词(2)

张映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日集孙阮亭孝廉深竹映书堂分韵

楚些哀歌送远声,虚堂列坐午筵清。

竹深那许红尘到,暑薄才宜白裕轻。

画鹢旌旗悲正则,长堤花木忆端明。

西泠两度逢重五,对酒依依隔岁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过诗人家永夫墓

天意笃之子,使之长贱贫。

贱贫满世间,若个称诗人。

诗人葬空山,抔土亦有神。

山鬼穿幽篁,入夜常相亲。

千秋此岩阿,永永栖吟魂。

采菊为君荐,聊此同清芬。

形式: 古风

长安秋日

薄云天际浮,旅况不胜愁。

空累猪肝饷,谁将马骨收。

归家惟付梦,作客最憎秋。

十载长安道,栖栖感旧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登金山

万顷惊涛孤岫悬,登临身世两茫然。

飞楼倒瞰真无地,危磴高盘别有天。

白下朱方频战伐,吴头楚尾总云烟。

晚来拟放江心棹,欲试中泠第一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