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过诗人家永夫墓》,是清代诗人张一鸣所作。诗中充满了对逝去诗人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句“天意笃之子,使之长贱贫”,以一种悲凉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生前的境遇,暗示其一生虽才华横溢却饱受贫穷与社会地位低下的困扰。接着,“贱贫满世间,若个称诗人”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世间的普遍遭遇,表达了对诗人处境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批判。
“诗人葬空山,抔土亦有神”则转向对诗人去世后的描写,将诗人安葬在空山之中,虽是抔土之墓,却也仿佛赋予了其某种超然的存在,暗示着诗人的精神不死,其作品与灵魂将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与纪念。
“山鬼穿幽篁,入夜常相亲”描绘了一幅夜晚山林中的神秘景象,山鬼(山神)与幽篁(竹林)相伴,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其作品中蕴含的自然之美与深邃哲思。
最后,“千秋此岩阿,永永栖吟魂”表达了诗人作品将流传千秋,其灵魂将永远栖息于诗歌之中,得到永恒的传承与纪念。“采菊为君荐,聊此同清芬”则是诗人以菊花象征高洁与清雅,表达对逝去诗人的缅怀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诗人生活境遇、逝世后的想象以及对其作品的赞美,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对诗歌艺术永恒价值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