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其十四)

出处殊涂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

华歆一掷金随重,大是渠侬被眼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出身背景各不相同,人们选择生活方式各有偏好。
在山林中怎能轻视士人的服饰和地位呢?

注释

出处:指个人的出身或经历。
殊涂:不同的道路或途径。
听所安: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
山林:这里比喻隐居生活。
贱衣冠:轻视士人的服饰和地位。
华歆:三国时期的人物,以贪婪著称。
一掷金:一次性的大量挥霍。
随重:看中的是金钱的价值。
大是:实在是。
渠侬:他,指华歆。
被眼谩:被眼前的利益所欺骗。

鉴赏

这首诗是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中的第十四首,主要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价值观和个人理想的独特见解。"出处殊涂听所安",意指人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各有其生活选择,关键在于个人内心的满足和平静。"山林何得贱衣冠",暗示了诗人对传统士大夫阶层的尊重,认为即使在山林之中,也不应轻视读书人和他们的地位。

接下来的两句"华歆一掷金随重,大是渠侬被眼谩",则引用了华歆的故事来批评那些只看重物质财富而忽视精神价值的人。华歆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他有一次在宴会上,看到地上有一枚金子,便不顾礼仪地弯腰去捡,被后人视为轻财重利的行为。诗人借此讽刺那些被眼前利益蒙蔽,不识大体之人,认为他们的眼光短浅,虚度了人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犀利,体现了元好问对于社会风气和个体价值的批判态度。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三)

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宜时。

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论诗三十首(其二十四)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论诗三十首(其五)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

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论诗三十首(其二)

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