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二江帆赠诗

一觞一咏话绸缪,乐事都忘岁月遒。

故国有情逢挟纩,天涯从此倦登楼。

投诗美备色香味,去俗远于风马牛。

昨夜朗吟浑未寐,草堂风雪看吴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和吴二江帆赠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吴二江帆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首句“一觞一咏话绸缪”,开篇即以饮酒赋诗的方式,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亲密无间,通过共同的雅兴活动加深了彼此的情感交流。接着,“乐事都忘岁月遒”一句,表达了诗人沉浸在欢乐之中,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强调了友情带来的愉悦与忘我。

“故国有情逢挟纩,天涯从此倦登楼”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即使身处天涯,诗人的心仍牵挂着故乡,每一次登楼都让他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忧伤与思念。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疲惫。

“投诗美备色香味,去俗远于风马牛”这一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诗歌之美比作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而且超越了世俗的束缚,如同风与马牛之间没有交集一般,显示出诗歌的独特魅力与高远追求。

最后,“昨夜朗吟浑未寐,草堂风雪看吴钩”描绘了诗人深夜吟诗的情景,即使在风雪交加的草堂中,他仍然沉浸在诗歌的世界里,无法入眠。这里的“吴钩”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某种渴望或追求,与外界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热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思乡、艺术追求等主题的深刻描绘,展现了黄景仁作为清代著名诗人的独特风格与深邃情感,是一首富有感染力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残月

残月缺半规,窈然碧虚色。

临兹芳宴空,坐增华序惜。

镜掩汉官秋,花飞洛城夕。

停觞一徘徊,终古愁不得。

亮无娲皇石,谁炼阴精魄。

形式: 古风

夜坐书怀

一身万事付阑珊,不信真愁门户难。

此地更无鸡肋弃,前途凭仗马蹄攒。

梦回细雪关城迥,岁尽穷阴海国寒。

今夜灯前儿女意,依依犹似慰眠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游舣舟亭

确䂽石穿屦,萧疏树碍眉。

已添新长竹,不辨旧题诗。

佳日虚高会,前游引梦思。

凭栏好风至,美满为谁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岁暮篇(其一)

岁暮无一就,嗒然卧深巷。

面长愧乞米,心枯乏藏酿。

十日小出门,万景厉遒状。

瘦鬼驱蒲鞭,豪奴走华饷。

更闻井里喧,索逋而不让。

儿童喜抃跃,衰耄感彫丧。

同时各殊情,触目引惆怅。

大雪人尽饿,此时信微尚。

敢言无事贫,所愧有亲养。

重以岁时感,门户孑无傍。

牢忧奚所成,逃情托萧旷。

篱梅炼幽容,溪波缩寒涨。

空庭有双柏,棱森屹相向。

宵雪助凄其,晨风作悲壮。

仓鼯困多徙,檐雀饥难飏。

抚景已沈思,万事且遗忘。

知交半星零,天末各相望。

兴至无可乘,谁来剡溪访。

索居信少欢,清修庶为畅。

俯仰柴门中,金石发孤唱。

寄谢流光催,闲身许无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