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书怀

一身万事付阑珊,不信真愁门户难。

此地更无鸡肋弃,前途凭仗马蹄攒。

梦回细雪关城迥,岁尽穷阴海国寒。

今夜灯前儿女意,依依犹似慰眠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夜坐书怀》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未来的思考。

首联“一身万事付阑珊,不信真愁门户难”开篇即展现出诗人面对生活与世事的疲惫与无奈,似乎已将一切置于边缘,不相信真的会为门户之见而愁苦。这种看似矛盾的态度,实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对传统束缚的反思。

颔联“此地更无鸡肋弃,前途凭仗马蹄攒”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诗人认为在当前的处境中,没有什么是多余的或可轻易舍弃的,所有的选择都至关重要。同时,他寄希望于未来的道路上,依靠自己的努力与坚持,如同马蹄攒动,不断前行,寻找出路。

颈联“梦回细雪关城迥,岁尽穷阴海国寒”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季节变换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孤独、寒冷环境的感知。细雪与迥城、穷阴与海国,既描绘了外在的景象,也象征着内心的孤寂与外界的严酷。

尾联“今夜灯前儿女意,依依犹似慰眠餐”收束全诗,以温馨的家庭场景结束,与前面的深沉形成鲜明对比。尽管外部世界充满挑战与寒冷,但在家人的陪伴下,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温暖,体现了亲情的力量与生活的美好。

整体而言,《夜坐书怀》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与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光明与温暖的决心。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游舣舟亭

确䂽石穿屦,萧疏树碍眉。

已添新长竹,不辨旧题诗。

佳日虚高会,前游引梦思。

凭栏好风至,美满为谁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岁暮篇(其一)

岁暮无一就,嗒然卧深巷。

面长愧乞米,心枯乏藏酿。

十日小出门,万景厉遒状。

瘦鬼驱蒲鞭,豪奴走华饷。

更闻井里喧,索逋而不让。

儿童喜抃跃,衰耄感彫丧。

同时各殊情,触目引惆怅。

大雪人尽饿,此时信微尚。

敢言无事贫,所愧有亲养。

重以岁时感,门户孑无傍。

牢忧奚所成,逃情托萧旷。

篱梅炼幽容,溪波缩寒涨。

空庭有双柏,棱森屹相向。

宵雪助凄其,晨风作悲壮。

仓鼯困多徙,檐雀饥难飏。

抚景已沈思,万事且遗忘。

知交半星零,天末各相望。

兴至无可乘,谁来剡溪访。

索居信少欢,清修庶为畅。

俯仰柴门中,金石发孤唱。

寄谢流光催,闲身许无恙。

形式: 古风

岁暮篇(其二)

豆秸灰抹春云色,野人新病足无力。

闻道城西盛水嬉,缓步轻尘懒不得。

沙棠之舟木兰楫,丝歌阵中刺舟入。

一摇两兀意已软,万翠千朱望疑合。

粉妆照水愁水浑,病面照水愁水清。

水清水浑不相入,眼前士女空倾城。

閒情自分沽泥絮,一笑还踏疏林路。

穆然一角见遥山,无人知是春来处。

形式: 古风

饮洪稚存斋次韵

绿酒红灯款语深,等闲身世任浮沉。

花前幸是相逢好,竹下还寻旧地吟。

小草经时成远志,青枫异日损春心。

应知此去淮南客,旧雨抛离怨不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