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秋轩桂

宜秋轩东一株桂,香叶婆娑拥寒翠。

秋堂夜静风满帘,时觉幽芳来拂鼻。

清晨曳履访幽独,一径青苔双户闭。

离离嫩蕊罥虫丝,蔌蔌轻花落深砌。

麸金泫露浓更密,苞粟凝珠疏复细。

半粒能含万斛香,一枝解夺千姝丽。

当年此地竞攀折,月户云窗敞秋霁。

金樽滟泛绿色酒,翠袖凉簪宝妆髻。

西风几度人迹绝,独有幽花能点缀。

村荒地僻霜露繁,摧折红兰凋紫蕙。

瞥然一见众忧失,不意孤怀得佳丽。

更深月出拟再来,明日纷纷嗟满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杨基的《宜秋轩桂》描绘了一幅秋日轩中桂花盛开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桂花树的婆娑姿态,以及其在秋夜微风中散发的幽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雅的氛围。清晨来访,只见青苔小径,门户紧闭,暗示着桂花的幽独与冷寂。桂花娇嫩的蕊上缠绕着虫丝,轻轻飘落的花瓣增添了静谧的美感。

诗人回忆起往昔热闹的场景,人们竞相攀折,欢宴其中,但如今轩中只有桂花独自绽放,显得更加凄美。即便环境荒僻,霜露频繁,桂花依然坚韧地点缀着这片寂静。诗人被这意外的美丽所打动,决定在月夜再来欣赏。然而,他预感到美好的时光即将消逝,如同彗星划过天际般短暂。

整首诗通过桂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珍视和对孤独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18)

杨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宜秋轩梅

万松岭上梅千树,踏雪年年看花去。

湖边十里翠裙腰,尽是看花醉眠处。

花今憔悴不如前,人亦飘零二十年。

梦魂不到西湖上,春色自绕南枝边。

今年看花来杜曲,一树寒香照茅屋。

别是人间冰雪魂,肌肤绰约清如玉。

雪更玲珑玉更温,春风入颊淡无痕。

数声残角黄昏后,独自相看半掩门。

形式: 古风

赠吴居易别

黄梅雨晴桑重绿,南风楝花开蔌蔌。

故人谒我此山隈,带束乌犀帽轻縠。

入门相顾如梦寐,名姓虽忘面仍熟。

久之稍稍忆旧游,尚恐非真问童仆。

遂昌先生客满座,君时雄辩众宾服。

先生博学且敬君,况我才疏敢相逐。

苏台一别已十载,世事飘如电经目。

羡君游侠印屡悬,嗟我巢倾卵俱覆。

去年谪官向河洛,手脚酸皲双鬓秃。

归来亲友半死生,不意逢君此江曲。

摩挲老眼为君喜,更觉君颜美如玉。

龙江花落乳燕飞,芙蓉叶大笋过竹。

杀鸡沽酒招我饮,烂醉颓然坦其腹。

深情密意语未终,舟楫匆匆去何速。

临流索我题诗送,诗句难工羞再读。

庐山东来五老峰,大孤小孤青乱矗。

着我茅茨一二间,悠然醉把东篱菊。

形式: 古风

北山梨花

北山梨花千树栽,年年清明花正开。

薛君好事两邀我,骑马看花携酒来。

看花出郭我所爱,况是梨花最多态。

我牵尘俗不得赴,花本无情花亦怪。

君今折花马上归,索我细咏梨花诗。

冰肌玉骨未受饰,敢以粉墨图西施。

东坡先生心似铁,惆怅东阑一枝雪。

重门晚掩沉沉雨,疏帘夜卷溶溶月。

月宜浅淡雨宜浓,淡非浪白浓非红。

闺房秀丽林下趣,富贵标格神仙风。

一枝寂寞开逾遍,朵朵玲珑看应眩。

皓腕轻笼素练衣,娥眉淡扫春风面。

自须玉堂承露华,何事种向山人家。

不愁占断天下白,正恐压尽人间花。

江梅正好怜清楚,桃杏纷纷何足数。

只有银灯照海棠,海棠亦是娇儿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