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六十一)

眼底年来胡种灭,丛林喜见太平时。

太平消息谁相委,只许张公李老知。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翻译

近年来,眼看着胡人势力衰落消失
丛林之中,人们欣喜于迎来了和平的时代

注释

眼底:亲眼所见。
年来:近年来。
胡种:指胡人或异族势力。
灭:消失。
丛林:比喻民间或自然环境。
喜见:欢喜看到。
太平:社会安定,没有战乱。
消息:这里指和平的消息。
谁相委:谁来传达这样的消息。
只许:仅允许。
张公李老:泛指普通百姓,这里可能暗指消息并未公开传播。
知:知道,了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范所作的偈颂,主题围绕眼下的太平景象和对和平消息传播者的感慨。首句"眼底年来胡种灭"表达了诗人对于近年来外族势力减弱,边疆安宁的欣慰之情,"胡种"可能指的是当时的异族统治者或威胁。接着的"丛林喜见太平时","丛林"常用来指佛教僧侣聚集的地方,这里暗喻整个国家和社会进入了和平时期。

然而,诗人对于这样的好消息并未广为流传感到些许遗憾:"太平消息谁相委",意思是说太平的信息并没有被广泛传播,只有少数人如张公李老这样的特定人物知道。这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信息流通的观察,以及对普通民众未能共享这份喜悦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国家的和平景象,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信息传播的局限性,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批判意味。

收录诗词(416)

释师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三十五)

上元正月半,无油不点灯。

谁人知此意,有月上危层。

形式: 偈颂 押[蒸]韵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八十二)

灵山山上葛藤树,引蔓牵枝遍界生。

惭愧波旬推倒后,东西有路与人行。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二十四)

一饱忘百饥,人人尽展眉。

太平无事日,唱个啰啰哩。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九十一)

千讨万讨讨不见,都不要讨却成现。

十字街头逢阿爷,眉毛盖眼胡须面。

形式: 偈颂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