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人韵(其二)

茶瓜不作片时留,又向悠然作胜游。

花径似经新扫洒,竹林唤起旧风流。

天教有象皆楷写,世已无书可校雠。

长日苦遭蝉噪聒,杖藜拟访涧泉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茶瓜片刻间就不再停留,转而悠然地展开新的游览。
花径仿佛刚刚清扫过,竹林唤起了我往昔的记忆。
大自然仿佛教我以万物为楷模,世间已无古籍可供对照校正。
漫长的日子常被蝉鸣声吵扰,我打算拄杖去探寻山涧秋水。

注释

茶瓜:这里指代短暂的享受或休息。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
胜游:优美的游览或游玩。
花径:小路,花园的小径。
新扫洒:刚打扫过的。
竹林:翠竹成林的地方。
旧风流:过去的美好回忆。
天教:大自然赋予。
楷写:作为榜样或典范。
校雠:校对和修订书籍。
蝉噪聒:蝉鸣嘈杂。
杖藜:手杖。
涧泉秋:山涧的秋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和前人韵(其二)》。诗人以茶瓜为引,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他漫步在花径上,感觉它仿佛刚刚被精心打扫过,竹林则唤起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人感叹大自然的一切都仿佛是楷书般的规整,世间却已难觅可以校对的经典。在蝉鸣声中度过漫长的日子,诗人手持藜杖,期待秋天能去山涧寻找宁静。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词人闲适中的深沉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和赵昌父问讯新居之作

草堂经始上元初,四面溪山画不如。

畴昔人怜翁失马,只今自喜我知鱼。

苦无突兀千间庇,岂负辛勤一束书。

种木十年浑未办,此心留待百年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赵直中提干韵

万事推移本偶然,无亏何处更求全。

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城碍夕阳宜杖履,山供醉眼费云烟。

怪君不顾笙歌误,政拟新诗去鸟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赵茂嘉郎中赋梅

空谷春迟懒却梅,年年不肯犯寒开。

怕看零落雁先去,欲伴孤高人未来。

解后平生惟酒可,风流抵死要诗催。

更怜雪屋君家树,三十年来手自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咏雪

书窗夜生白,城角晓增悲。

未奏蔡州捷,且歌梁苑诗。

餐毡怀雁使,无酒羡羔儿。

农事勤忧国,明年喜可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