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其二)

行行太室峰,秋声若鸣镝。

流目瞩崎岖,蓬莱应咫尺。

上有神仙区,下有穆王宅。

徘徊复徘徊,泫然感畴昔。

八骏不重来,秋山空月白。

安得会璆韶,共作瑶池客。

形式: 古风

翻译

层层叠叠的太室峰,秋风吹过如箭矢鸣响。
目光流转,山路崎岖,似乎仙境蓬莱就在眼前。
峰顶有神仙居住的区域,山下则是穆王的宫殿。
我在峰间徘徊,思绪万千,不禁感慨往昔。
那八骏马不再归来,只有秋山和皓月空寂无声。
如何能与仙乐璆韶相遇,一同成为瑶池的宾客呢?

注释

太室峰:指太室山的高峰。
鸣镝:响箭,比喻秋风的声音。
崎岖:山路不平的样子。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神仙区: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穆王宅:古代帝王穆王的宫殿。
泫然:流泪的样子。
畴昔:过去的日子。
八骏:古代穆王的八匹神骏马。
空月白:形容秋夜月色明亮。
璆韶:璆和韶都是古代的美玉和音乐名。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通常与天宫相联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嵩山的向往和赞美。"行行太室峰,秋声若鸣镝"两句通过“行行”一词,表达出诗人对于嵩山之巅的不断攀登和探索,同时捕捉到了秋天特有的声音,如同金属相击发出的铮铮响声。

"流目瞩崎岖,蓬莱应咫尺"中,“流目”表明诗人对这片景色的沉醉与迷恋,而“瞩崎岖”则形象地描绘了嵩山的峻险和雄伟。"蓬莱"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岛,这里用以比喻嵩山之美,如同神话中的仙境,距离凡尘只有一臂之遥。

"上有神仙区,下有穆王宅"一句,则将嵩山描绘为一个连接天界与人间的场所,上接神仙,下连古代圣君,增添了诗中的神话色彩和历史深度。

"徘徊复徘徊,泫然感畴昔"中,“徘徊”表达出诗人对这片美景的留恋不舍,而“泫然感畴昔”则透露出诗人在山中徘徊时,对往事的怀念和感慨。

"八骏不重来,秋山空月白"一句,是诗人对历史不可逆转的哀叹。"八骏"指的是古代帝王的御马,比喻权力和荣耀,而“不重来”则表明一切荣华富贵都是短暂的,不可再次拥有。而“秋山空月白”则是对这份无常的自然之美的一种感慨。

"安得会璆韶,共作瑶池客"一句,是诗人对于能够在嵩山与仙境相遇的渴望。"璆韶"指的是天上的美好乐声,而“瑶池”则是神话中的仙境。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想要成为那些能够享受仙乐、游历仙境之人的愿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嵩山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于历史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超脱凡尘、达到神仙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慈元殿赐牡丹

九重羯鼓声动地,万年枝上回春意。

天遣姮娥散一枝,一枝先到山人家。

焚香再拜皋国色,雨露沾濡知帝力。

我愿人间春不老,长对此花颜色好。

形式: 古风

蜀相庙

我谒武侯祠,阴廊草凄凄。

当时南阳结庐学龙卧,深山大泽无人知。

胡为蜀先主,三顾前致辞。

欲烦恢复天下计,先生筹策天下奇。

浩然出山来,凛凛虎豹姿。

乘时既得人,上曰真吾师。

已晓关与张,二子不复疑。

孤有孔明在军中,如龙有水相因依。

历数既有归,破贼当自兹。

可怜复汉社稷心未已,当时三峡图垒空巍巍。

先生有才过曹丕,中原恢复未可知。

惜哉军务劳,一心死无私。

出师一表如皎日,千古万古鸿名垂。

形式: 古风

锦城秋暮海棠

锦城海棠妙无比,秋光染出胭脂蕊。

日照殷红如血鲜,箭砂妆粒真珠子。

玉环著酒睡初觉,脸薄粉香泪如洗。

绛纱穿露水晶圆,笑杀荷花守红死。

蜀乡海棠根本别,有色有香成二美。

春花开残秋复花,簸弄东君权不已。

锦袍公子汗血驹,宾客諠哗间朱紫。

有酒如池肉如山,银烛千条照罗绮。

萧娘十八青丝发,手把金钟歌皓齿。

神仙艳骨世所无,歌声直入青云里。

江南倦客惨不乐,鸣笛哀筝乱人耳。

干戈满地行路难,屏里吴山数千里。

遥怜花国化青芜,浪蕊浮花敢欣喜。

草堂无诗花无德,窃号花仙宁不耻。

春花撩乱亦可怜,秋花烂熳何为尔。

花前妙舞曲未终,红雪纷纷落流水。

薄命佳人只土尘,抛杯拔剑长歌起。

形式: 古风

斡鲁垛观猎

黑风满天红日出,千里万里栖寒烟。

快鹰已落蓟水畔,猎马更在燕山前。

白旄黄钺左右绕,毡房殿帐东西旋。

海青眇然从此去,天鹅正坠阴崖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