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对灯

帘外无风,芭蕉尚滴朝来雨。寒生金缕。

灯欲和人语。剔去灯花,红泪休教觑。还留住。

影儿相顾。同在屏山路。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鉴赏

这首《点绛唇·对灯》由清代女诗人蔡婉罗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夜对灯独坐的情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细腻的情感。

“帘外无风,芭蕉尚滴朝来雨。” 开篇以静谧的夜晚为背景,窗外的芭蕉叶上还残留着清晨的雨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无风的状态,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格外寂静,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寒生金缕。灯欲和人语。” 灯光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尤为温暖,它似乎在与孤独的人进行着无声的对话,传递着一丝丝的安慰与陪伴。这里的“金缕”可能指的是灯芯或是灯光的金色光芒,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柔和。

“剔去灯花,红泪休教觑。” 诗人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她试图清除灯花(灯芯上的杂质)以保持光线的纯净,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忧伤。红泪,既指真实的泪水,也象征着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情感的流露,提醒自己不要让这些情绪被他人轻易察觉。

“还留住。影儿相顾。同在屏山路。” 最后两句,诗人将自己与影子视为相互陪伴的伙伴,共同面对夜晚的孤独。屏山路,可能是指室内装饰的屏风上的小路,这里用以比喻两人虽身处同一空间,但心灵相通,如同并肩走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小路上,彼此给予慰藉和支持。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忧愁时的自我慰藉与情感寄托,以及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怀念。

收录诗词(3)

蔡婉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越城晚眺

茫茫薄霭横如雨。高低夕照穿芳树。红蓼映清波。

渔人挂网多。雪鸥堤畔起。几点孤舟里。

明月忽飞来。悠扬画角催。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临江仙

飞尽流萤无兴扑,扇儿闲却秋风。

远山夜半又闻钟。解衣斜对影,欲寝恨床空。

凄断银缸浑欲灭,数声窗外孤鸿。

夜凉如水出帘栊。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满江红.咏扇

似雪齐纨,初裁就、一轮明月。

堪爱处,合欢新样,笑遮双靥。

遣兴试描秦女凤,添愁扑散庄生蝶。

羡团圆,素影伴佳人,终朝夕。湘枕畔,纱橱侧。

纤手玩,香难歇。想班姬幽怨,倩伊曾说。

漫恃君恩怀袖里,每嗟秋至春风发。

最伤情、时节易炎凉,轻抛撇。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点绛唇.见《词综》、《词雅》

梅绽芳菲,垂杨烟外低金缕。

韶华小住,生怕廉纤雨。绣户凄凉,蝴蝶双飞去。

愁如许。梦魂无据,还在秋千路。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