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怀古

祸稔萧墙终不知,生人力屈尽边陲。

赤龙已赴东方暗,黄犬徒怀上蔡悲。

面缺崩城山寂寂,土埋冤骨草离离。

秋风解怨扶苏死,露泣烟愁红树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灾祸在内部酝酿最终无人察觉,人的力量耗尽于边疆的困苦。
红色巨龙已经消失在东方的黑暗中,忠诚的黄犬只能哀悼上蔡的悲剧。
城墙残破,山川寂静,冤魂被埋在土下,野草丛生。
秋风吹过,似乎在为扶苏的冤死而平息怨恨,露水和烟雾中,红树枝仿佛含着哀愁。

注释

祸稔:灾祸成熟,比喻内部矛盾严重。
萧墙:内乱,比喻内部问题。
人力屈:人力疲惫,形容困境重重。
赤龙:古代帝王象征,这里可能指朝代更迭。
上蔡悲:典故,指忠诚者对失去的希望感到悲哀。
面缺崩城:城墙残破,形容战乱后的荒凉景象。
冤骨:无辜受害者的遗骨,暗示战争的残酷。
扶苏死:历史人物,此处可能象征无辜受难者。
红树枝:可能象征希望或哀愁,与露泣烟愁形成对比。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开篇"祸稔萧墙终不知",表明岁月流转,古老的城垣已经被时间所掩埋,不复知晓其过去的辉煌。"生人力屈尽边陲"则形象地描绘了当时人民在边疆地区辛勤劳作的情景,但却无法挽回历史的车轮。

接着,"赤龙已赴东方暗"和"黄犬徒怀上蔡悲",通过神秘的赤龙和忠诚的黄犬,象征着往日英雄辈出的光辉已经逝去,而现在只剩下无尽的哀伤。"面缺崩城山寂寂"和"土埋冤骨草离离"则是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古城破败,往昔英雄的遗骸被泥土掩盖,荒凉之极。

最后,"秋风解怨扶苏死"和"露泣烟愁红树枝"通过秋风的轻拂和露水的滴落,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和对历史恩怨的释然。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凉情绪,以及对昔日荣光和英雄事迹的深切怀念。

收录诗词(41)

储嗣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圣女祠

石屏苔色凉,流水绕祠堂。

巢鹊疑天汉,潭花似镜妆。

神来云雨合,神去蕙兰香。

不复闻双佩,山门空夕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早春怀薛公裕

幽独自成愚,柴门日渐芜。

陆机初入洛,孙楚又游吴。

失意怨杨柳,异乡闻鹧鸪。

相思复相望,春草满南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过王右丞书堂二首(其一)

澄潭昔卧龙,章句世为宗。

独步声名在,千岩水石空。

野禽悲灌木,落日吊清风。

后学攀遗址,秋山闻草虫。

形式: 古风

过王右丞书堂二首(其二)

万树影参差,石床藤半垂。

萤光虽散草,鸟迹尚临池。

风雅传今日,云山想昔时。

感深苏属国,千载五言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