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翠惊苕影乱,蟹过石阴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景象。"翠惊苕影乱",通过"翠"字,我们可以想象出青翠的草丛中,光影斑驳,仿佛被游动的绿色惊扰,"苕影"则指苕草的影子,显得摇曳不定,富有动态感。"蟹过石阴空",进一步描绘了螃蟹在石头阴影下爬行的情景,"蟹过"带有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气氛,"石阴空"则暗示了环境的清冷和空间的开阔。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静谧与生动,透露出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敏感和对生活细节的品味。高似孙作为宋代文人,他的诗歌往往注重意境的营造和画面的刻画,这首诗也不例外。
不详
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鱼带淞江月盈缶,隽处依稀开蟹斗。
有鱼有蟹美如玉,胡不醉呼黄鹤楼。
东西都汉犹司马,三百年唐只次山。
风流誇老看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