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尊判袂阖闾城,莫指青山管送行。
芳草绿波千万里,不闻杜宇也伤情。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去吴留别干寿道陈子平诸友》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吴地时的离别之情。首句“一尊判袂阖闾城”,以酒杯为媒介,描绘了在阖闾城(今苏州一带)与朋友依依惜别的场景,暗示了离别的沉重和无奈。“莫指青山管送行”进一步强调了离别之苦,告诫朋友们不要指着远方的青山来寄托对离去者的思念,因为这只会加重心中的哀愁。
后两句“芳草绿波千万里,不闻杜宇也伤情”,通过描绘无尽的芳草和碧波,展现出广阔的空间,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距离的遥远。而“杜宇”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象征哀怨和离别,即使听不到杜鹃鸟的啼声,诗人的心中也充满了离别的伤感。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离别之际的深深惆怅。
不详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佛国群山快我登,烟霞踏破几层层。
三天竺畔全无暑,六月松阴尺五冰。
小楼一榻钱塘客,况味凄凉序属秋。
安得江淹赋予笔,因而书作半生愁。
一点两点过云雨,千株万株临路松。
五月江南好风景,行人马上不从容。
野人一宿经山寺,十里松声半夜潮。
何日挂冠寻旧隐,山中应有故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