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蓦水穿山近更赊,三更燃火饭僧家。
乘田有秩难逃责,从事虽勤敢叹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僧人辛勤劳作的生活场景。开篇“蓦水穿山近更赊”一句,通过流水穿山的险峻画面,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和工作的艰难。紧接着,“三更燃火饭僧家”则具体展示了僧人在深夜依旧坚守劳作的情景,不仅反映出他们的勤奋,更透露出生活的清贫。
中间两句“乘田有秩难逃责,从事虽勤敢叹嗟”,表明僧人们在田地上辛苦劳作,尽管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收成并不好,难以避免外界的指责和自己的叹息。这里的“从事虽勤敢叹嗟”也隐含着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僧家生活的刻画,不仅展现了僧人们不畏艰难、坚持劳作的情操,更暗示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的艰辛。王安石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敏锐的观察力,将这种平凡而又不易被人注意到的生活片段,通过诗歌形式展现出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沉重与哀愁。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寥寥萧寺半遗基,游客经年断履綦。
犹有齐梁旧时殿,尘昏金像雨昏碑。
荒烟寒雨暮山重,草木冥冥但有风。
二十四年三往返,一身多在百忧中。
春山撩乱水纵横,篱落荒畦草自生。
独往独来山下路,笋舆看得绿阴成。
若将有限计无涯,自困真同算海沙。
随顺世缘聊戏剧,莫言河渚是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