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延平明翠阁

水程阅奔峭,十日厌鸣橹。

登高数飞鸿,秋气淡平楚。

地瘠草木瘦,日暮钟磬古。

渺兹半壁区,信国昔开府。

志复社稷仇,力屈尺寸土。

伤哉朱鸟魂,化作剑龙舞。

萧萧青枫林,黯黯闻杜宇。

历劫千载悲,负险一水阻。

石激怒涛飞,如闻响军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许赓皞的《登延平明翠阁》描绘了诗人舟行水程中的所见所感。首句“水程阅奔峭”展现了舟行之险,沿途山势陡峭;“十日厌鸣橹”则写出长时间的水上行程使人对摇橹声产生厌倦。接着,“登高数飞鸿”转换场景,诗人登高远望,看到大雁南飞,秋意渐浓,大地显得清淡而开阔。

“地瘠草木瘦”描绘出土地贫瘠,草木稀疏的景象,日暮时分,“钟磬古”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诗人感叹此地曾是“信国昔开府”,显赫一时,然而如今只剩半壁江山,令人感慨万分。“志复社稷仇,力屈尺寸土”表达了诗人对恢复国家疆土的壮志,但现实却难以寸进,充满了无奈。

“伤哉朱鸟魂,化作剑龙舞”借朱鸟(凤凰)的传说,寓言国家命运的沉浮,如同剑龙般在困境中挣扎。接下来,“萧萧青枫林,黯黯闻杜宇”以凄凉的环境和杜鹃鸟的哀鸣渲染悲凉气氛,暗示历史的苦难与阻隔。

最后,“石激怒涛飞,如闻响军鼓”以浪花拍打石头的声音比喻战鼓,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激荡的情感,以及对国家复兴的期盼与现实冲突的悲壮。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通过自然景色与历史典故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收复失地的坚定决心。

收录诗词(10)

许赓皞(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浦驿

黯黯垂杨道,青山引去程。

啼乌过古驿,寒日淡高城。

僧磬随云度,村烟隔树明。

只怜桥下水,犹作别离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谪仙窟歌为云寥先生赋

我闻武夷三十六洞天,中有十洲三岛飞空仙。

群仙夜集寿太姥,酒半欲续宾云篇。

吾师手携苍玉砚,乘云欻入幔亭宴。

新宫醉草人不见,空际似闻仙语羡。

吹笙朝辞白银阙,桂子出袖大如月。

至今能作蕊珠歌,清若寒松折冰雪。

长安筝琶喧里耳,肯向王门趿珠履。

逢人羞吹北郭竽,拂袖归访曾孙里。

曾孙曾孙今白头,瑶草自绿春崖幽。

菟裘远忆丘壑美,药笼富有参苓收。

鲰生三十不自勉,俯仰随人羞偃蹇。

喜闻孙登啸鸾凤,愿随淮南作鸡犬。

淮南贵倔今清臞,坐拥玉堂森宝书。

娘嬛仙馆花扶疏,鞭鸾时有群仙趋。

出饮虚皇碧琳腴,高唱击碎青珊瑚。

我时亦复歌乌乌,醉执如意敲唾壶。

但愁下追返清都,官府束缚非我娱。

此境一失安可摹,仙山则有世则无。

形式: 古风

题上屯嵩山寺

老僧宴坐不迎客,一溪沄沄青到门。

养成山中鹿麋性,辟出世外桑麻村。

斋厨无烟落松子,坏磬挂壁生苔痕。

梦思嵩阳不可到,对此妙悟参风幡。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和谢朓镜台

宝台临净饰,一顾重千金。

表里镂七宝,分明无两心。

丹华灼烈烈,翠帐垂沈沈。

芳袖幸时拂,应门重且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