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寺

江山岂不好,独游情易阑。

但有相携人,何必素所欢。

我欲访甘露,当途无闲官。

二子旧不识,欣然肯联鞍。

古郡山为城,层梯转朱栏。

楼台断崖上,地窄天水宽。

一览吞数州,山长江漫漫。

却望大明寺,惟见烟中竿。

狠石卧庭下,穹窿如伏羱。

缅怀卧龙公,挟策事雕钻。

一谈收猘子,再说走老瞒。

名高有馀想,事往无留观。

萧公古铁镬,相对空团团。

陂陀受百斛,积雨生微澜。

泗水逸周鼎,渭城辞汉盘。

山川失故态,怪此能独完。

僧繇六化人,霓衣挂冰纨。

隐见十二叠,观者疑夸谩。

破板陆生画,青猊戏盘跚。

上有二天人,挥手如翔鸾。

笔墨虽欲尽,典型垂不刊。

赫赫赞皇公,英姿凛以寒。

古柏手亲种,挺然谁敢干。

枝撑云峰裂,根入石窟蟠。

薙草得断碑,斩崖出金棺。

瘗藏岂不牢,见伏理可叹。

四雄皆龙虎,遗迹俨未刓。

方其盛壮时,争夺肯少安。

废兴属造物,迁逝谁控抟。

况彼妄庸子,而欲事所难。

古今共一轨,后世徒辛酸。

聊兴广武叹,不待雍门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江山难道不好,独自游历情感易消沉。
只要有相伴的人,何必是我平日喜欢的。
我想寻找甘甜的露水,路上却没有空闲的官员。
那两人我以前不认识,但他们欣然同意一同骑行。
这座古老的郡城,山峦环绕如城墙,层层台阶通向朱红栏杆。
楼阁建在悬崖峭壁上,地势狭窄,天空与水面显得辽阔。
一眼望去能吞没几个州,山长水远,江河浩渺。
回头遥望大明寺,只见烟雾中的佛塔尖端。
坚硬的石头静卧庭院,像蹲伏的高山羊。
怀念卧龙先生,他才华出众,致力于学问。
一席交谈能驯服狂犬,再论也能说服狡猾之人。
名声虽高,往事已去,留下的是无尽思索。
萧公的古铁锅,空置对视,显得孤独。
池塘积水百斛,连绵雨后泛起微波。
泗水流失了周朝的宝鼎,渭城告别了汉代的铜盘。
山川失去了往日风貌,唯有这古迹依然完好。
僧繇的六幅画作,人物如霓裳挂在冰纨之上。
画面层次分明,观者怀疑是夸张的描绘。
陆生的破板画,青色的狮兽步履蹒跚。
画中有两位天人,挥手如飞翔的鸾鸟。
笔墨虽竭,但艺术典范永存。
赞皇公威严无比,英姿凛然如冬日寒风。
古柏亲手栽种,无人敢触其威严。
枝干撑开云峰,根系深入石窟。
挖掘草丛发现断裂的石碑,从峭壁中挖出金棺。
埋藏虽坚固,但见到真相令人感叹。
四位英雄如龙虎,遗迹依旧清晰可见。
他们盛年时,争夺激烈,何曾稍有安宁。
兴衰由天定,变迁谁能掌控。
更何况那些平庸之人,妄图做难事。
古今同理,后世只能感慨。
姑且兴起广武的叹息,不必等待琴瑟和鸣。

注释

江山:美丽的自然景色。
阑:消沉。
相携人:同伴。
素所欢:平时喜欢的人。
甘露:比喻美好的事物。
闲官:无事可做的官员。
二子:那两人。
联鞍:一同骑行。
古郡山:古老的郡城。
层梯:层层台阶。
地窄:地势狭窄。
天水宽:天空广阔。
大明寺:寺庙名。
烟中竿:烟雾中的塔尖。
狠石:坚硬的石头。
伏羱:蹲伏的高山羊。
卧龙公:指诸葛亮。
雕钻:深入研究。
猘子:狂犬。
老瞒:狡猾之人。
典型:典范。
刊:磨灭。
赞皇公:某位尊贵的人物。
凛以寒:威严如冬。
挺然:傲然。
干:触碰。
云峰裂:云峰被撑开。
石窟蟠:石窟蜿蜒。
断碑:断裂的石碑。
金棺:贵重的棺材。
瘗藏:埋藏。
理可叹:引人深思的道理。
遗迹:历史遗迹。
刓:磨损。
争夺:争斗。
少安:稍有安宁。
造物:大自然。
迁逝:变迁流逝。
妄庸子:平庸之人。
事所难:难以做到的事。
共一轨:同理。
徒辛酸:徒然感到辛酸。
广武叹:广武的叹息。
雍门弹:琴瑟和鸣。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以及对朋友和往事的深情怀念。

江山岂不好,独游情易阑。

这两句表明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的情感,因为在美好的自然中,也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寂寞。

但有相携人,何必素所欢。

诗人认为,只要有人陪伴,即便不必追求往日熟悉的地方。这里体现了作者重视友情和人际关系的情感。

我欲访甘露,当途无闲官。

诗人表达了想要游览甘露寺的愿望,但因为当时可能有官方的干预或者限制,所以未能成行。

二子旧不识,欣然肯联鞍。

这里提到的是两位朋友,虽然平日不甚了解,但在此刻却意外地取得了一致,共同为诗人的旅行准备马具。

古郡山为城,层梯转朱栏。

这几句描绘了甘露寺周围的自然景观和建筑,古老的郡城被山峦环抱,而城墙上有阶梯蜿蜒,朱红色的栏杆显得格外壮丽。

楼台断崖上,地窄天水宽。

楼阁建于悬崖之上,地势狭窄,但天空和流水却给人以开阔的感觉。

一览吞数州,山长江漫漫。

诗人站在高处,一眼望去,就能看到许多州县,而山脉蜿蜒,江河曲折,景色迷人。

却望大明寺,惟见烟中竿。

这里表达了诗人虽然希望远眺大明寺,但只能看到烟雾缭绕中的模糊轮廓。

狠石卧庭下,穹窿如伏羱。

诗中描述了一块坚硬的巨石躺在庭院之下,周围环境给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感觉。

缅怀卧龙公,挟策事雕钻。

这里提到的是历史上的一位名将“卧龙公”曹操,他以智勇双全著称,而诗人则是在缅怀这位英雄,并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策略的精妙思考。

一谈收猘子,再说走老瞒。

诗中提到了几次关于古代人物的讨论,可能是与友人在探讨历史故事和人物,如同“猘子”一般勇猛,或是像“老瞒”那般机智。

名高有馀想,事往无留观。

诗人感慨道,即便是一些声名远播的人物和事件,也终将随时间流逝,而不再留下什么痕迹供后人观赏。

萧公古铁镬,相对空团团。

这里提到的是唐代文学家萧颖士,他的才华如同古老的铁器一样坚不可摧,而诗人的文字与之相对,显得空泛无力。

陂陀受百斛,积雨生微澜。

诗中描绘了一种景象,可能是指某处积水形成了波澜,或许是比喻着诗人内心的动荡。

泗水逸周鼎,渭城辞汉盘。

这里提到了古代的地名和历史事件,如同泗水流淌,周鼎遗迹,以及渭城辞别汉朝的历史轮回。

山川失故态,怪此能独完。

诗人感叹道,大自然的风貌已经改变,只有这处能够保持原来的样子,令人感到奇怪和怀念。

僧繇六化人,霓衣挂冰纨。

这里描写了一位佛教高僧,他通过修行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而他的衣服则如同挂在冰上一般纯净无暇。

隐见十二叠,观者疑夸谩。

诗中提到的是可能某种建筑或艺术作品,它们虽然有十二重,但给人的感觉却是难以辨识真伪,让观赏者怀疑其中的装饰是否过度。

破板陆生画,青猊戏盘跚。

这里描述了唐代画家陆生的一幅作品,如同破旧的木板一样自然,而画中的青猊(一種神獸)则在盘旋中显得活灵活现。

上有二天人,挥手如翔鸾。

诗中描绘了一种仙境般的景象,有两位仙人在高处,他们的手势优雅,如同飞翔的鸾鸟一般。

笔墨虽欲尽,典型垂不刊。

诗人的笔下虽然想要尽情描绘这一切,但对于那些传统的美好事物,却始终不能忘记和抒写。

赫赫赞皇公,英姿凛以寒。

这里提到的是一位名将“皇公”,他的英雄气概如同严冬一样令人肃然起敬。

古柏手亲种,挺然谁敢干。

诗人提到了自己亲手栽植的古老柏树,它们坚韧不拔,似乎没有人能够动摇它们。

枝撑云峰裂,根入石窟蟠。

这些柏树的枝桠撑起了云雾中的山峰,而它的根系则深入到岩石之中,盘旋曲折。

薙草得断碑,斩崖出金棺。

诗人提到了某种植物生长在古老的碑上,它们甚至能够穿透坚硬的岩石,从而显露出金色的棺椁。

瘗藏岂不牢,见伏理可叹。

这里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和保存的感慨,即便是深埋地下的宝藏,也值得人们去探寻和叹息。

四雄皆龙虎,遗迹俨未刓。

诗中提到了几位英雄,他们如同龙虎一样威猛,而他们留下的痕迹却尚未被完全发掘。

方圆满目,绣绣难忘怀。

诗人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怀,这些景象在心中久久不能忘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其一)

眼看时事力难任,贪恋君恩退未能。

迟钝终须投劾去,使君何日换聋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其二)

圣明宽大许全身,衰病摧颓自畏人。

莫上冈头苦相望,吾方祭灶请比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次韵柳子玉二首(其一)地炉

细声蚯蚓发银瓶,拥褐横眠天未明。

衰鬓镊残攲雪领,壮心降尽倒风旌。

自称丹灶锱铢火,倦听山城长短更。

闻道床头惟竹几,夫人应不解卿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柳子玉二首(其二)纸帐

乱文龟壳细相连,惯卧青绫恐未便。

洁似僧巾白氎布,暖于蛮帐紫茸毡。

锦衾速卷持还客,破屋那愁仰见天。

但恐娇儿还恶睡,夜深踏裂不成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