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以及对朋友和往事的深情怀念。
江山岂不好,独游情易阑。
这两句表明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的情感,因为在美好的自然中,也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寂寞。
但有相携人,何必素所欢。
诗人认为,只要有人陪伴,即便不必追求往日熟悉的地方。这里体现了作者重视友情和人际关系的情感。
我欲访甘露,当途无闲官。
诗人表达了想要游览甘露寺的愿望,但因为当时可能有官方的干预或者限制,所以未能成行。
二子旧不识,欣然肯联鞍。
这里提到的是两位朋友,虽然平日不甚了解,但在此刻却意外地取得了一致,共同为诗人的旅行准备马具。
古郡山为城,层梯转朱栏。
这几句描绘了甘露寺周围的自然景观和建筑,古老的郡城被山峦环抱,而城墙上有阶梯蜿蜒,朱红色的栏杆显得格外壮丽。
楼台断崖上,地窄天水宽。
楼阁建于悬崖之上,地势狭窄,但天空和流水却给人以开阔的感觉。
一览吞数州,山长江漫漫。
诗人站在高处,一眼望去,就能看到许多州县,而山脉蜿蜒,江河曲折,景色迷人。
却望大明寺,惟见烟中竿。
这里表达了诗人虽然希望远眺大明寺,但只能看到烟雾缭绕中的模糊轮廓。
狠石卧庭下,穹窿如伏羱。
诗中描述了一块坚硬的巨石躺在庭院之下,周围环境给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感觉。
缅怀卧龙公,挟策事雕钻。
这里提到的是历史上的一位名将“卧龙公”曹操,他以智勇双全著称,而诗人则是在缅怀这位英雄,并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策略的精妙思考。
一谈收猘子,再说走老瞒。
诗中提到了几次关于古代人物的讨论,可能是与友人在探讨历史故事和人物,如同“猘子”一般勇猛,或是像“老瞒”那般机智。
名高有馀想,事往无留观。
诗人感慨道,即便是一些声名远播的人物和事件,也终将随时间流逝,而不再留下什么痕迹供后人观赏。
萧公古铁镬,相对空团团。
这里提到的是唐代文学家萧颖士,他的才华如同古老的铁器一样坚不可摧,而诗人的文字与之相对,显得空泛无力。
陂陀受百斛,积雨生微澜。
诗中描绘了一种景象,可能是指某处积水形成了波澜,或许是比喻着诗人内心的动荡。
泗水逸周鼎,渭城辞汉盘。
这里提到了古代的地名和历史事件,如同泗水流淌,周鼎遗迹,以及渭城辞别汉朝的历史轮回。
山川失故态,怪此能独完。
诗人感叹道,大自然的风貌已经改变,只有这处能够保持原来的样子,令人感到奇怪和怀念。
僧繇六化人,霓衣挂冰纨。
这里描写了一位佛教高僧,他通过修行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而他的衣服则如同挂在冰上一般纯净无暇。
隐见十二叠,观者疑夸谩。
诗中提到的是可能某种建筑或艺术作品,它们虽然有十二重,但给人的感觉却是难以辨识真伪,让观赏者怀疑其中的装饰是否过度。
破板陆生画,青猊戏盘跚。
这里描述了唐代画家陆生的一幅作品,如同破旧的木板一样自然,而画中的青猊(一種神獸)则在盘旋中显得活灵活现。
上有二天人,挥手如翔鸾。
诗中描绘了一种仙境般的景象,有两位仙人在高处,他们的手势优雅,如同飞翔的鸾鸟一般。
笔墨虽欲尽,典型垂不刊。
诗人的笔下虽然想要尽情描绘这一切,但对于那些传统的美好事物,却始终不能忘记和抒写。
赫赫赞皇公,英姿凛以寒。
这里提到的是一位名将“皇公”,他的英雄气概如同严冬一样令人肃然起敬。
古柏手亲种,挺然谁敢干。
诗人提到了自己亲手栽植的古老柏树,它们坚韧不拔,似乎没有人能够动摇它们。
枝撑云峰裂,根入石窟蟠。
这些柏树的枝桠撑起了云雾中的山峰,而它的根系则深入到岩石之中,盘旋曲折。
薙草得断碑,斩崖出金棺。
诗人提到了某种植物生长在古老的碑上,它们甚至能够穿透坚硬的岩石,从而显露出金色的棺椁。
瘗藏岂不牢,见伏理可叹。
这里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和保存的感慨,即便是深埋地下的宝藏,也值得人们去探寻和叹息。
四雄皆龙虎,遗迹俨未刓。
诗中提到了几位英雄,他们如同龙虎一样威猛,而他们留下的痕迹却尚未被完全发掘。
方圆满目,绣绣难忘怀。
诗人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怀,这些景象在心中久久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