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生何者遽宜休,如此诗书未白头。
舍棹灯明烟雨里,居人那识在原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洵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学问的深刻思考。"人生何者遽宜休"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时,不禁发出人生何须过早地放弃追求的心声。紧接着"如此诗书未白头"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即使到了白发老来,也不愿放下手中的笔墨。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舍棹灯明烟雨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景。"舍棹"指的是船舱,而“灯明”则是室内的温暖与光亮,与外面的“烟雨”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诗人在外界变化无常中寻找的一份宁静。最后一句“居人那识在原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和人们的困惑,以及内心深处的忧思。在这里,“居人”指的是普通民众,而“那识”则是疑问,表现出诗人对他们是否能理解自己内心的忧虑与苦恼。
整首诗通过对比光明与暗淡、宁静与喧嚣,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探讨,以及对知识和文学追求不渝的执着。
不详
晓鸡将梦出华胥,起看新霜积槁梧。
迟顷日高霜作水,可怜黄叶半边无。
攲枕邯郸梦忽残,黄紬被稳日三竿。
起来门外霜如雪,始信人间有夜寒。
游子心情岁暮时,画船来往几欢悲。
夫人祠下寒潮水,自展醪牲读蔡碑。
烟云出没微微白,知道前山雪也来。
应在山中望城郭,烂银宫阙是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