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分港冒雨返棹

泉石云山到处留,片帆冷落海门秋。

潮穿峭壁多成眼,云罩高峰不露头。

十里烟波摇客棹,一天风雨送归舟。

浪游不及林居乐,好把新盟订白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风雨归舟的生动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海上行舟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织。

首句“泉石云山到处留”,以“泉石云山”象征自然之美,表达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向往,无论身处何地,心中总有山水相伴。“到处留”则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心系自然的情怀。

“片帆冷落海门秋”一句,将画面聚焦于海上的一叶孤舟,秋风中显得格外冷清,暗示了旅途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接下来,“潮穿峭壁多成眼,云罩高峰不露头”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潮水穿行峭壁形成壮观景象,云雾遮蔽高峰,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不可预知。

“十里烟波摇客棹,一天风雨送归舟”进一步渲染了归途的艰难与壮美,十里烟波中,小船在风浪中摇曳,仿佛与天地共舞,一天风雨中,归舟逆流而上,充满了挑战与期待。

最后,“浪游不及林居乐,好把新盟订白鸥”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对未来与白鸥结盟的憧憬,寓意着心灵的归宿与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感慨与思考,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抒情之作。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过中沥马上口号

马头簇簇拥征尘,自叹奔波历苦辛。

羡煞野翁閒逸甚,柴门拄杖看行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痛悼

生死悠悠恨最长,魂难入梦慰衷肠。

丁兰刻木空追像,潘岳吟诗半悼亡。

读到「蓼莪」篇顿发,歌来「窈窕」句堪伤。

中宵枨触忧离起,又听征鸿唳夜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忆昔

忆昔髫龄上帝京,晓风残月趁行程。

南船周听关山曲,北马曾经鲁、卫城。

故友凋零伤往事,游衣检点痛馀生。

即今被体看针线,犹是当年密密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独宿扈尾山庄梦亡室感作

纸窗飒飒觉风生,一穗明灯暗复明。

独夜凄凉真鬼境,空山寂寞少人声。

招魂不作蘅芜梦,营葬徒伤宿草情。

起坐支颐孤枕上,泪痕如水尚盈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