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渊宝地阅金经,朝夕追随骢马行。
激浊扬清真御史,即温听厉老先生。
衣冠文物今无几,车笠交游最有情。
早愿明时相司马,他年洛社会耆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对理想职守的向往与追求。"金渊宝地阅金经",意指在尊贵的地位上研读重要的典籍或文件,象征着高级官员的工作和责任。"朝夕追随骢马行"则形容其勤勉不懈、日夜兼程地跟随领导忙碌于政事之中。
"激浊扬清真御史"表明诗人希望成为像古代直言真相的御史那样的人物,能够在混浊中扬起正义。"即温听厉老先生"则显示了对经验丰富、严厨师者的尊敬和向往。
"衣冠文物今无几"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化传承断裂的现状。"车笠交游最有情"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与志同道合之士共同度过难关的珍视和感怀。
最后,"早愿明时相司马,他年洛社会耆英"展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成为像古代贤能之士那样的人物,在朝堂上辅佐君主,到了晚年还能在洛阳城中享受安逸的社会生活,与世人共同享有长寿。
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理想仕途的向往,对传统文化和正直品格的追求,以及对未来政治生涯的美好憧憬。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谁割巫山一片云,峰峦罗列比儿孙。
嵌空自是天生穴,剥蚀无非水渲痕。
霜削秋清连竹色,露腴晓翠及蒲根。
九峰九锁参差似,永镇仇溪第一村。
八十一年前,科名已袖然。
依刘王粲檄,入洛贺循船。
受禅碑谁上,閒情赋自传。
江山英气歇,堪恨亦堪怜。
八十一年终,堪嗟旅衬穷。
胸中元耿耿,身外竟空空。
白首太玄草,紫阳虚谷翁。
平生有遗恨,五马未乘骢。
八十一年身,栖迟客馆贫。
登门曾有我,铭墓竟何人。
醉梦高楼月,悲歌故国春。
可能函玉骨,归葬练溪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