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方严州(其四)

八十一年身,栖迟客馆贫。

登门曾有我,铭墓竟何人。

醉梦高楼月,悲歌故国春。

可能函玉骨,归葬练溪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八十一年的岁月已逝,我漂泊异乡,生活困顿。
曾经有人来访过我,如今又有谁会为我刻碑铭记。
在梦中我在高楼赏月,心中却满是对故乡春天的哀伤。
或许我的遗骨会被装入玉匣,回归葬在练溪边。

注释

八十一年身:指诗人已经活了八十多年。
栖迟:漂泊不定,居无定所。
客馆:旅馆或他人的住所。
贫:贫困。
铭墓:刻碑铭记,死后留名。
竟何人:究竟会是谁。
醉梦:沉醉于梦境。
高楼月:高处的明月,象征远方或理想。
悲歌:悲伤的歌曲。
故国春:对故乡春天的怀念。
函:装入。
玉骨:玉制的骨灰盒,古代贵族常以玉器盛放骨灰。
练溪滨:练溪边,可能是诗人的故乡或向往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怀方严州》之四。诗中充满了诗人的哀愁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八十一年身,栖迟客馆贫。"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年迈老矣,却仍处于客居异地、生活贫困的境况。"栖迟"一词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如同鸟儿一般,在外漂泊无定的状态。

"登门曾有我,铭墓竟何人。"

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哀伤和对死亡的思考。诗人曾经来到这个地方,现在却在思索自己的墓碑将会是谁来刻字,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醉梦高楼月,悲歌故国春。"

这里诗人通过"醉梦"表达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而"高楼月"和"故国春"则是诗人心中永恒的怀念。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一个充满乡愁和哀伤的画面。

"可能函玉骨,归葬练溪滨。"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期望,即希望自己的遗骨能够被安葬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这也是一种对生命最终安宁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遭遇和情感,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悲凉和对故土的无尽思念。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怀方严州(其三)

八十一年亡,哀哉老紫阳。

佳儿方戒道,小妾漫专房。

每忆先生被,常怀太守章。

桐江诗万首,端可及龟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怀古

吹杀青灯炯不眠,满衿怀古恨绵绵。

江东曾识桓司马,沧海难追鲁仲连。

吴岫月明吟木客,汉宫露冷泣铜仙。

何时一酌桃源酒,醉倒春风数百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怀张似之

少日登山屐,中年上水船。

黄花犹自绿,白发若为玄。

但觉杯行速,那知帽影偏。

南峰深秀处,回首重潸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怀盛元仁

年过耳顺欲何如,臂膝酸寒齿发疏。

千里驱驰还倦矣,数椽卜筑合归与。

山衔落日谁能系,海涨平田自可锄。

寄语虎林诸道伴,江湖处处有鲈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