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答提举刘宜翁看山

处世能无欲,看山岂有难。

吾心度禅定,山亦不须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戏答提举刘宜翁看山》由宋代诗人黄履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看山”这一行为的深刻思考与见解。

首句“处世能无欲”,开篇即点明了人在世间生活,往往难以摆脱欲望的束缚。这里的“欲”不仅指物质上的追求,更包含了内心深处对于名利、地位、情感等各方面的渴望。诗人以“能无欲”发问,暗示了在复杂多变的世间,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泊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次句“看山岂有难”,则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对“看山”这一行为的质疑。山川自然之美,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对象,但诗人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看山岂有难”的疑问。这里的“难”并非指实际的登山之难,而是指人们在面对自然美景时,是否真的能够放下心中的杂念,真正地去欣赏和感受自然之美。

后两句“吾心度禅定,山亦不须看”,是诗人对前两句的深入思考与总结。他指出,如果一个人的心境达到了禅定的状态,即内心宁静、无欲无求,那么无论是看山还是不看山,都能感受到山的美,因为这种美已经内化于心,无需外在的形式来体现。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将个人心境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强调了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看山”这一主题,探讨了人在世间生活的复杂心态以及如何在纷扰中找到内心的平静。黄履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灵的纯净与自由,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人生哲学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1)

黄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华阳刘法师

餐霞积金峰,行年五十六。

身轻旷世龟,眸莹新生犊。

偶乘飞凫来,就我檐下宿。

倾盖如久要,片言会心曲。

嗟余亦何有,所慎止能烛。

乍聆屑霏霏,虚室增兰馥。

仙经累万卷,学者纷麻粟。

大车循垣途,几人契华毂。

赤水遗玄珠,离智不能烛。

延章洞秋石,应手黄芽熟。

先生得何深,清名达尧屋。

优诏辞窐衡,太平高逸躅。

阴功期三千,馀事付神箓。

腊穷一雨清,归兴蔼幽谷。

安期枣如瓜,茅君朮比玉。

临行笑遗余,可返鬓毛绿。

屈眴文兜绵,团虬色浮粥。

聊将报齐桃,不俟从季卜。

白云暂去来,碧岭本无辱。

预为明月思,可望不可掬。

形式: 古风

题紫溪驿

行尽高山到紫溪,昔年曾此侍亲归。

而今只见经游地,不见慈颜泪满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神仙远来宅奥境,五岳局蹐儿孙从。

形式:

将过益昌先寄冯允南使君

衮衮京华志气低,归心长伴日轮西。

苍颜白发因新选,明月清风思旧溪。

屈指光阴时节晚,举头霄汉路歧迷。

巴陵太守应怜我,准拟经过醉似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