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六国唯求客,千金遂筑台。
若令逢圣代,憔悴郭生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历史感怀和深沉的情感。"六国唯求客,千金遂筑台"两句,表达了古人为了招揽英雄豪杰、巩固边防而不惜重金修建高台的决心与行动。"若令逢圣代,憔悴郭生回"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时期的反思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在这里,"若令逢圣代"意味着如果遇到贤明的君主,而"憔悴郭生回"中的“憔悴”形容心绪难解,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尤其是对于那些在乱世中不得志、无处安身的人物产生深深的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筑台事迹的回顾和想象中的圣明时期的情景切换,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洞察力和个人情感的丰富性。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理想政治境界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与历史交织出的复杂情怀。
不详
唐代诗人。后改名巨济。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凭槛霏微松树烟,陶潜曾用道林钱。
一声寒磬空心晓,花雨知从第几天。
百尺梧桐画阁齐,箫声落处翠云低。
平阳不惜黄金埒,细雨花骢踏作泥。
六年西掖弘汤诰,三捷东堂总汉科。
政引风霜成物色,语回天地到阳和。
清威更助朝端重,圣泽曾随笔下多。
应笑白须扬执戟,可怜春日老如何。
若道春无赖,飞花合逐风。
巧知人意里,解入酒杯中。
香湿胜含露,光摇似泛空。
请君回首看,几片舞芳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