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盘盘泰山石,终古不相离。
石上云如盖,青天多路岐。
浮云将客去,盘石此心知。
谅守平生谊,宁无后见期。
这首诗以泰山石为引子,描绘了自然与人心之间的深刻联系。首句“盘盘泰山石,终古不相离”以泰山石的永恒不变,象征着友谊或情感的持久不变。接着,“石上云如盖,青天多路岐”通过云彩在石上的变化,暗示人生的道路多变,充满了未知和选择。
“浮云将客去,盘石此心知”一句,诗人借浮云的飘散比喻友人的离去,而盘石则象征着诗人坚定不移的心,即使朋友远去,心中的情感依旧深藏不移。最后,“谅守平生谊,宁无后见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乐观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友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永恒情感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不详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海月依岩上,官斋记客来。
登楼一俯仰,窥牖共裴褢。
杯引千峰气,心思万古才。
为留三百字,长对碧云开。
白发迟闻道,青山且纵狂。
江风清一曲,树日蔽千章。
古哲惟文字,天心岂丧亡。
当忧商订少,暇日一东望。
同承天诏发遗编,对案常餐少府钱。
海内文章皆辐凑,坐中人物似珠联。
三春红药?衣上,两度槐黄落砚前。
归向渔樵谈盛事,平生奉教得群贤。
春风迎我自江淮,岸柳将阴花渐开。
尽室相看浮汶去,数山如画入船来。
微波夕照融当面,飞鸟长空近好怀。
欲上济楼呼李白,月澄沧海玉为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