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二首(其二)

关山回素节,水月湛清虚。

暑气销兰酌,凉飔袭桂裾。

露疑仙掌后,叶似洞庭初。

愿得逢南雁,他乡一寓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关山回素节”,以“关山”象征边塞之地,而“素节”则点出秋季的特征,给人以肃穆、清冷之感。接着,“水月湛清虚”一句,通过水中的月影,营造出一种静谧、清澈的氛围,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宁静之美。

“暑气销兰酌,凉飔袭桂裾”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前句写夏日余热消散,后句则描绘秋风拂过桂花树梢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温度变化和自然景观的变化。其中,“兰酌”借指酒,暗示了诗人可能在享受秋日的美酒佳肴;“凉飔”则直接描绘了秋风的清爽,而“桂裾”则可能是穿着带有桂花香气的衣服,或是桂花飘落于衣襟之上,都体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

“露疑仙掌后,叶似洞庭初”两句,继续描绘秋日的景色。前句“露疑仙掌后”可能是指露珠仿佛从仙人掌上滴落,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出露珠的晶莹剔透以及秋天清晨特有的湿润感。后句“叶似洞庭初”则是将眼前的树叶与洞庭湖畔的初秋景象相联系,通过比喻手法,强调了树叶在秋天初时的翠绿与生机。

最后,“愿得逢南雁,他乡一寓书”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远方的南雁中找到寄托,通过书信传递思念之情的愿望。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书信往来的重视,以及通过文字来表达情感的传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秋日画卷,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592)

皇甫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狱馆书情

棘馆坐如焚,蓬心讵可云。

肠非一夕逝,情是百忧纷。

直道难容世,孤操每离群。

从来汲长孺,曾揖卫将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得黄州命有作二首(其一)

十年为汉吏,一朝从楚臣。

感兹承嘉惠,况乃及萧晨。

情同哀郢客,迹似吊湘人。

极目衡阳雁,相将辞密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得黄州命有作二首(其二)

窜迹未云远,离忧遂不堪。

从兹谢朝市,言往涉江潭。

斯地有馀慨,昔贤良所谙。

自应齐塞北,讵敢薄淮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过虎丘访云上人兼怀释秀

僧居苦空寂,人世与相违。

自拂铢衣去,谁传灯梵归。

觉花飘处尽,慧草藉来稀。

独有听经鸟,依然绕座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