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侍郎

未照玉堂金炬莲,地官董正职尤专。

常经要足邦中赋,胜算犹烦马上鞭。

黄阁少须持紫橐,黑头早已继青毡。

方今讲论肥民策,不数横流地上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未曾照耀玉堂的金色莲花,地官董正官职尤其专一。
常常管理国家的赋税,高明的策略还依赖于战场上的指挥。
宰相职位应持有紫色的袋子(象征权力),年轻的官员早应继承前辈的职位。
现今朝廷讨论的是让百姓富有的政策,而不是只关注地上的金银财宝。

注释

玉堂:古代宫殿中的厅堂,这里指朝廷。
金炬莲:比喻地位显赫的人物。
地官董正:古代官职名,掌管土地和赋税。
紫橐:紫色袋子,古时官员的象征,代表权力。
黑头:指年轻有为的官员,头发乌黑,尚未白发苍苍。
青毡:古代官位的代称,喻指世代为官的家族。
肥民策:使人民富裕的政策。
横流地上钱:比喻过度追求物质财富。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任职期间的忙碌与担当,展现了其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心。开篇“未照玉堂金炬莲”塑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朝廷气氛,"地官董正职尤专"则突出了诗人对于工作的认真态度。

"常经要足邦中赋,胜算犹烦马上鞭"两句,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国事上的沉重负担和不懈怠的精神状态。"黄阁少须持紫橐,黑头早已继青毡"则描绘了一种急切感和对时效的紧迫感。

最后,“方今讲论肥民策,不数横流地上钱”一句,显示了诗人对于国计民生的大局观念,以及对于财政经济问题的深刻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展现了一位为官清正、勤勉奉公的形象。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寄周益公

猥贱诗难化,欢嚣语不齐。

长途难短堠,小雨易深泥。

逐利如争鹿,伤人类割鸡。

心虽怀益国,梦亦畏江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寄桐庐程宰

路入严州去,桐庐得暂过。

盘餐汤饼贱,机杼绮罗多。

令尹哦诗治,居民酌酒歌。

吏人公事少,门雀可张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寄郭伯瞻

圣门力学钱公辅,盛世能书蔡伯喈。

出处有时安义命,笑谈无我见襟怀。

桂花香满山堂闹,秋气清连石洞偕。

只好放教椽笔健,留将大字写磨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寄湖州赵侍郎

桑柘村村烟树浓,新秧刺水麦梳风。

舟行苕霅双溪上,人在苏杭两郡中。

鼓角丽声相旦暮,旌旗小队间青红。

主人夙有神仙骨,合住水晶天上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