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湖州赵侍郎

桑柘村村烟树浓,新秧刺水麦梳风。

舟行苕霅双溪上,人在苏杭两郡中。

鼓角丽声相旦暮,旌旗小队间青红。

主人夙有神仙骨,合住水晶天上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景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首句“桑柘村村烟树浓”中的“桑柘”指的是桑树和柘枝,这两种植物在中国南方地区常见,它们与春天相结合,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新秧刺水麦梳风”则是对初夏时节农田中稻秧插入水中的情形和麦浪随风摇曳的情境的描绘,这些都是江南农业生活中常见的场景,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自然界。

“舟行苕霅双溪上”则是从动态角度捕捉水乡生活,描绘了一幅乘舟游弋于两条清澈溪流之间的画面。接着,“人在苏杭两郡中”将个人的存在放置在了历史文化名城之中,既突出了地理位置,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鼓角丽声相旦暮”与“旌旗小队间青红”则是对军事生活的一种描绘,这里的鼓角和旌旗都是军队中常见的物象,通过它们的声音和色彩,诗人传达了一种节日或庆典时的热闹气氛。

最后,“主人夙有神仙骨,合住水晶天上宫”则是对主人形象的一种颂扬。这里的“神仙骨”暗示了主人超凡脱俗的品格,而“合住水晶天上宫”则是一种美好愿望的表达,将现实生活中的居所比喻成仙境,显示出诗人对于主人及其生活环境的一种理想化和美化。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也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追求精神净土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寄程鹏飞

往事游边忆少年,未尝携刺五侯门。

春风跃马汉南道,落日椎牛淮上村。

科举未为暮年计,穷途不忍向人言。

男儿慷慨头当断,未有人施可报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寄潘文叔

不随千骑过维扬,夜渡关山却一航。

臭味偶同贫更好,功名有志老何伤。

自甘商皓来东阁,敢怨陈登卧上床。

欲击单于知力倦,归来且理旧诗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谒江华曾百里(其二)

鬓发已皤非故吾,依然破帽老骑驴。

江边游子断肠句,汉殿逐臣流涕书。

父祖松楸三世冢,弟兄桑梓百年居。

狐丘未死归心切,未有相如驷马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谒江华曾百里(其一)

抠衣三十年前事,曾以诸生傍绛纱。

一国所尊吾白下,双凫犹远令江华。

时来馆学总馀事,老去衣冠怀故家。

共怪我门郊岛外,狂生尚有一刘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