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庾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翻译

同样的蛾眉月,但下弦之月就不如上弦月好。就像那愁苦之时下垂的眉毛不如欢乐时上弯的眉毛好一样。被滞留在北国的庾信年纪未老,为何过早地开始伤心呢?
白色墙壁上落下月亮的余晖,竹影在窗棂间轻轻摇曳。相思的人独守空闺,直到乌鸦声起、清晓将至,月亮也落下来了,徒留一人对影凭吊。

注释

一种:犹言一样、同是。
蛾眉:此借指月亮。
下弦:指农历每月二十三日前后的月亮。
初弦:即上弦,指农历每月初八前后的月亮,其时月如弓弦,故称。
古人以蛾眉代指女人的眉毛,又以上弦、下弦之月代指女人的眉毛下垂或上弯。
庾(yǔ)郎:即庾信,南北朝后周人,骈文写得尤好,著有《伤心赋》,伤其女儿与外孙相继而去时的悲伤。
词人二十三岁丧妻,故以庾信自况。
素壁:白色的墙壁、山壁、石壁。
斜晖:指月光。
乌啼:乌鸦鸣叫。
又下西楼:指月落。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蛾眉之美,但随着时间推移,下弦月不如初弦明亮,引发了主人公对时光流逝和青春不再的感慨。纳兰性德以庾郎自比,暗示自己虽然年华尚早,却已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与心痛。室内只有素壁上的斜阳余晖和竹影摇曳,增添了空寂的氛围。夜深人静,乌鸦啼叫,仿佛预告黎明将至,主人公独自走下西楼,更显孤独落寞。整体上,词作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物心境的交融,表达了对韶华易逝的深深惋惜。

收录诗词(194)

纳兰性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籍贯:满洲
  • 生卒年:1655-1685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咏风兰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争奈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黄花城早望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相见欢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形式: 词牌: 相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