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黄花城早望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翻译

初雪后的五更之夜,黄花城中弥漫着寒光,积雪的峭壁上,栈道显得平滑了许多。无边的寒风也阻挠不了我披衣观景的兴致。
面对这茫茫雪色,不觉心中怅然,无限慨叹!什么时候才能天亮,天空中的晨星要消散了,广漠沙原上的大雁也已经起飞开始新的征程。

注释

五夜:即五更。
古代将一夜分为甲、乙、丙、丁、戊五段,故称。
栈:栈道。
于绝险之地架木而成的道路。
平沙雁:广漠沙原上之大雁。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点绛唇·黄花城早望》中的一段,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五夜光寒",五个夜晚的寒冷月光,映照出地面的积雪如同栈道般平整,展现了冬日的寂静与清冷。"西风何限",西风吹过,词人不禁起身披衣,这动作透露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对季节变迁的感触。

"对此茫茫",面对这无边无际的雪景,词人不由得发出深深的感叹,流露出一种迷茫和无奈的情绪。"何时旦",他期盼黎明的到来,"晓星欲散",暗示着黎明前的黑暗即将消退。最后,他想象着曙光初照时,大雁将从平沙上飞起,寓意希望与生机的到来。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词人在黄花城早望时的孤独感受和对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194)

纳兰性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籍贯:满洲
  • 生卒年:1655-1685

相关古诗词

相见欢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形式: 词牌: 相见欢

相见欢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形式: 词牌: 相见欢 押[东]韵

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

消息谁传到拒霜?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倍凄凉。

银蒜押帘人寂寂,玉钗敲烛信茫茫。黄花开也近重阳。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