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袁泰的《次寿道韵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诗中以桃花点缀的溪边村庄为背景,引入了白发渔翁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氛围。过客与道人的出现,增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桃花夹岸护溪庄”,桃花围绕着溪流两岸,守护着村庄,渲染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白发渔翁久坐忘”,描绘了一位老渔翁在岸边久久坐着,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心境。
“过客此时停短棹”,当过客经过此地时,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船桨,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欣赏。“道人终日闭虚堂”,道人整天关闭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可能是在修行或冥想,与外界隔绝,追求内心的平静。
“雨沾弱柳垂垂绿”,细雨轻拂柔弱的柳枝,使得柳叶更加翠绿,展现出雨后生机勃勃的景象。“风动新篁隐隐香”,微风吹动新生的竹子,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
“茗鼎忽聆烹蟹眼”,突然间,诗人注意到茶鼎中水开的声音,仿佛是蟹眼般的小泡在跳跃,暗示着即将品茗的时刻。“车声真用绕羊肠”,远处传来车辆行驶的声音,却像是绕过曲折的山路,形象地描绘出道路的蜿蜒。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