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浴湫图赞

腥风怒涛中,信手拿得起。

触拨老慈明,撺出拄杖子。

形式: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禅宗修行的意境。"腥风怒涛中,信手拿得起",开篇即以腥风怒涛象征修行路上的艰难与挑战,而“信手拿得起”则展现了修行者面对困难时的从容与自在,仿佛一切困难在他们眼中都如同轻风细雨,可以轻松应对。

接着,“触拨老慈明,撺出拄杖子”,这里运用了禅宗中的比喻,老慈明代表的是智慧与真理,而“拄杖子”则是修行者手中的法器或象征,通过触碰和拨动,使得真理之光得以显现,指引修行者前行的道路。这一句不仅体现了禅宗中“棒喝”的精神,也寓意着在修行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真理与智慧自然会显现出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禅宗修行的精髓——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通过不断的自我探索与实践,最终达到心灵的觉醒与解脱。

收录诗词(247)

释广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灵照卖笊篱赞

手把长长竹摝篱,与爷同乐又同悲。

轻如毫末重山岳,十字街头卖与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大慧佛日禅师赞

闻薰风南来时,和赃捉获。

向树倒藤枯处,覆水难收。

勘破元禅,楪子饤底青虾蟆。

脱得圆悟,胸次用底活马骝。

横三尺竹篦,气索列祖。翻四河雄辩,贯通九流。

薄四海内外,罔不中伤。旷百世上下,其谁与俦。

区区作是说者,如一尘之微,又何能重轻乎山丘。

形式:

妙峰和尚赞

见之目明,气和如春,犹据妙峰顶时平等示人。

望之心折,面冷如铁,犹坐莲峰堂时大默而说。

奔走龙象,鞭斥风霆。不约而绳,不令而行。

宜其谈笑兴起东庵正脉,廓清末流之辙。

至于灵机绝唱,不堕常调,莫妙乎庚峰定穴者也。

形式:

大川和尚赞

握拳透爪,有临济体裁。轮珠示人,类大颠风格。

不欲露全身,惯无赃考贼。十地吞声,二乘动色。

聚一世精神,而用东山暗号。

鼓大地波澜,而疏东涧正脉。

宜乎百川倒流,天下暴白。如是模写,沧溟一滴。

传金襕,倒刹竿,须是迦叶师兄始得。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