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竹成大林

养竹成大林,频年竹生孙。

美竹非不多,恶竹亦已繁。

群奴为洗之,往哉聆我言。

美者慎勿伤,去恶必去根。

勿虞尔斧缺,勿惮尔力烦。

宿莽荡无馀,清风仍满园。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所作,名为《养竹成大林》。诗中以养竹为喻,表达了对治理国家、培养人才的深刻思考。

首句“养竹成大林”寓意精心培育,使事物得以壮大成长。接着,“频年竹生孙”描绘了竹子年复一年地繁衍生长,象征着人才的不断涌现和国家的持续发展。

“美竹非不多,恶竹亦已繁”两句对比鲜明,指出在人才中既有优秀的个体(美竹),也有不良的倾向(恶竹)。这与现实社会中人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相呼应,强调了识别和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性。

“群奴为洗之,往哉聆我言”表明诗人作为引导者,呼吁人们行动起来,清除那些不良的影响,净化环境。接下来的“美者慎勿伤,去恶必去根”强调了保护和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必须坚决清除不良因素,并且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确保治理的彻底性和长远性。

“勿虞尔斧缺,勿惮尔力烦”表达了清除不良影响的决心和勇气,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不退缩。最后,“宿莽荡无馀,清风仍满园”象征经过努力,不良现象被彻底清除,留下的是一片清新、和谐的景象,比喻通过治理,社会风气得到改善,国家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养竹的比喻,深刻揭示了治理国家、培养人才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策略,以及最终实现社会和谐与发展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273)

谢应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字:子兰
  • 号:龟巢
  •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95~1392

相关古诗词

树头鸦舅鸣

树头鸦舅鸣,农人起耘苗。

问之何尔忙,良田莠骄骄。

去年耘较迟,草蔓全力寡。

稂莠非不除,卒以害吾稼。

吾闻农人语,猛省天下事。

养虎当害人,玩寇亦如此。

形式: 古风

三五七言

角蛇啼,翼虎飞。百年凤凰坏,五色鹓雏饥。

盲风怪雨连三月,青天白日宁无时。

形式: 词牌: 秋风清

岁暮独归

浩浩北风吹战尘,还乡无复见乡人。

四郊荒草斜阳外,一树寒梅野水滨。

偶有新诗题甲子,勿惊初度过庚寅。

僧庐夜宿明朝别,默念莪蒿泪满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西胶山下雪晴

一夜雪深二尺强,石人堕指冰蚕僵。

犹喜金乌两翅冻不折,天明飞出海上之扶桑。

老夫晨起胶山下,风景看来浑似画。

连山万顷玉为田,隔水数家银作舍。

田中筑城团义兵,日高未饭饥肠鸣。

黄泥冻地硬如铁,白柄短锄铿有声。

不辞受寒饿,但恐亏工程。

将军踏雪来点名,万夫鹄立颤且惊。

马前壮士五色□,棒头性命鹅毛轻。

余生悔不习兵法,雪夜擒吴书奏捷。

客阎抱膝漫悲歌,奈尔义兵寒若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