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正民所作的《赠刘无虞侍郎》,通过对刘无虞侍郎从仕途到晚年生活境遇的描绘,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感慨。
首联“粉户为郎赞冢卿,十年先后典铨衡”,以“粉户”和“赞冢卿”开篇,巧妙地将刘无虞侍郎的官职与古代官员的职责相联系,暗示其在官场上的地位与贡献。接着,“十年先后典铨衡”则点明了他在这十年间连续担任重要职务,展现了其在官场上的活跃与成就。
颔联“要津讵可驰高足,大器于今见晚成”,通过“要津”与“高足”的对比,表达了对刘无虞侍郎在官场上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同时也暗含了对其才能与成就的肯定,认为他虽未在年轻时崭露头角,但最终还是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与能力。
颈联“相对樽前叹华发,宁于纸上校虚名”,描绘了两人相聚饮酒时的情景,通过“相对樽前”与“叹华发”这一细节,表现了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无奈与感慨。同时,“宁于纸上校虚名”一句,借以表达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真正价值的深刻理解。
尾联“万钉宝带知非称,欲买良田待退耕”,以“万钉宝带”象征荣华富贵,而“非称”则表明这些物质财富并非真正适合刘无虞侍郎,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与建议,希望他能够回归田园,享受宁静的生活。这一联不仅反映了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思考,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无虞侍郎人生经历的回顾与展望,展现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情感与真挚的关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与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