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迈的作品,名为《寿南宗东岩四首·其一》。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采用了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手法,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情怀和高洁的人格特质。
“公是昆台紫府仙,中间一念堕尘缘。”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位仙人的形象,其境界之高超世俗,但在这高远的精神世界中,也不免有一丝尘世的情愫牵挂。这里的“昆台”指的是昆仑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居所,而“紫府”则是道教中对仙境的一种称呼。诗人通过这种设定,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自由状态的向往。
接下来的“小猿驿口霜生甑,白鹤岩前月满船。” 两句则是景物描写,通过小猿的形象和霜生甑(即霜冻在甑上的现象),以及白鹤与明亮的月光、充盈的船只,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山林夜景。这里,“小猿”可能暗示着诗人自己孤独而又警觉的心境,而“白鹤岩前”则是对仙境环境的一种描绘。
“诗太迫人清似水,琴真知我直如弦。”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态度和追求。其中,“诗太”指的是诗歌的艺术性,能够以其清新自然的情感力量打动人心;“琴真”则是对音乐艺术的赞颂,它能以其直白真挚的旋律触及人心。
最后,“年来族老晨星少,独鲁灵光尚岿然。” 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面对时光流逝、亲朋好友渐行渐远的感慨。这里的“族老”和“晨星”都是时间流逝的象征,而“独鲁灵光”则是指诗人自身仍保持着一份清醒和精神上的坚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超脱尘世、追求艺术境界的渴望,以及面对时光变迁时的孤独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