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涤山藏碧玉函,神龙护穴虎驯岩。
华阳邃道通仙处,始见元同骨不凡。
这首宋朝诗人徐安国所作的《大涤洞》,以“大涤山藏碧玉函,神龙护穴虎驯岩”开篇,描绘了大涤山中神秘而壮丽的景象。碧玉函象征着山中的宝藏或隐秘之处,神龙与虎的守护形象,既增添了神话色彩,也暗示了此地的非凡之气。接下来,“华阳邃道通仙处,始见元同骨不凡”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大涤洞作为通往仙境的门户,其内部蕴含着超凡脱俗的能量与秘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对自然奇观的赞美以及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不详
徐州评词名演员。18岁随苏北大鼓艺人张绍聘学艺,后改说评词。民国初年,成为苏北书坛“八大将”之一。看家书目为《七侠五义》、《小五义》。他说书语言诙谐幽默,长于表演。《小五义》中的主人公徐良被他说演得活灵活现,听众誉他为“活徐良”。为人刚直不阿。台风正派,演出冬穿长袍,夏穿大褂,一丝不苟。晚年说书仍声若洪钟
枯藤老大似虬悬,一榻留云对洞门。
无复高人眠醉石,空留芳草引王孙。
廛市尘埃苦没头,霜晴清兴动林丘。
买舟迤逦穷观览,载酒从容作拍浮。
山远眼随飞鸟入,溪清身与戏鱼游。
遥观九曲山如锁,说与篙人缓放舟。
斋馀深炷一炉香,宴坐怡神阅宝章。
夜静沉沉天籁息,步虚声起月回廊。
峨峨大涤拄天寒,白鹿来迎上界官。
挹景太霄千载后,犹思冠佩上天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