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名为《和山中后社韵一首》。诗中以“君家文曜授翁诗”开篇,巧妙地将家族传承与文学才华相联系,展现出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接着,“椿老还如窦有仪”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长辈比作长寿的椿树,形象地表达了对长辈智慧与德行的敬仰。
“枕膝固应传已久,趋庭岂待问方知”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家族传统与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了长辈的言传身教对于晚辈成长的深远影响。接下来,“山中香火留吟处,殿下云屏有隔时”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深刻感悟。
最后,“愧我衰残谁伴侣,但寻莲社守禅规”表达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在寻求精神寄托与心灵慰藉时,对佛教禅宗文化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