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题伍员庙》由金末元初的诗人王寂所作,通过对伍子胥这一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蚤年亡命入苏州”,描绘了伍子胥年轻时因遭受冤屈而逃亡至苏州的情景,体现了他命运多舛的开始。接着,“破越兴吴出坐筹”一句,高度概括了伍子胥在吴国辅佐阖闾,最终击败越国,成就霸业的历史功绩,凸显了他的智谋与影响力。
“可惜捧心贻后患,遽令尝胆雪前羞。”这两句是对伍子胥晚年遭遇的惋惜与反思。伍子胥因猜忌而杀害了好友伯嚭,留下了“捧心”的典故,暗示了他内心的痛苦与悔恨;同时,他也因此未能避免被赐死的命运,未能实现彻底洗雪前耻的愿望。
“忠臣竟受鲸鲵祸,故国空伤麋鹿游。”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伍子胥忠诚却遭不幸结局的同情与感慨。伍子胥虽为忠臣,却最终未能保全自己和国家,只能让故国留下无人问津的麋鹿,象征着国家的衰败与荒凉。
最后,“欲向波神问遗恨,胥山三月看潮头。”诗人想象自己向波神询问伍子胥的遗恨,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同时,通过描述胥山三月的潮头景象,营造了一种悲壮而又壮美的氛围,寓意着伍子胥虽已逝去,但其忠诚与智慧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整首诗以历史人物伍子胥为线索,通过对其生平事迹的回顾与反思,探讨了忠诚、命运与历史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