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周士显谟自闽中归沩山旧隐道经临川惠然先辱且出示吕居仁送行诗有见及语因次其韵赠周士

此生寡偶固其宜,何况身从老得衰。

门外设罗谁一顾,道旁倾盖子相知。

断金已定交游事,伐木仍传故旧诗。

闻说沩山堪避世,卜邻他日更无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这一生孤单一身本就合适,更何况随着年老体衰更加明显。
门外摆设罗网却无人问津,只有路边相遇的朋友能共相知心。
如同断金般坚定的友情早已确定,昔日的诗友仍然通过诗篇传递情谊。
听说沩山是个适合隐居的地方,将来选择它作为邻居再无怀疑。

注释

固其宜:本来就很合适。
老得衰:年老体衰。
门外设罗:门外设网。
谁一顾:无人过问。
断金:比喻坚固的友情。
交游事:友情之事。
伐木:引用《诗经》中的‘伐木丁丁,鸟鸣嘤嘤’,表示朋友间的交往。
故旧诗:旧友之间的诗歌交流。
沩山:地名,指沩山地区。
卜邻:选择邻居。
更无疑:不再有疑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题为《王周士显谟自闽中归沩山旧隐道经临川惠然先辱且出示吕居仁送行诗有见及语因次其韵赠周士》。诗中,诗人以王周士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回归旧隐、寻求宁静生活的理解和赞赏。

首句“此生寡偶固其宜”,感慨王周士一生孤寂,这在他的人生轨迹中是自然合理的。接着,“何况身从老得衰”进一步强调了随着年老体衰,这样的选择显得更为恰当。诗人通过描绘门外无人问津和道旁仅有的知己相交,展现了周士在人世间孤独但又珍视友情的一面。

“断金已定交游事,伐木仍传故旧诗”两句,借用典故“断金之交”和“伐木之歌”,赞美周士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身在异乡,依然通过诗歌传递着旧日的情感。最后,诗人听说沩山是避世的好去处,表示自己对周士未来在那里生活的期待和肯定,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祝福和支持。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体现了对友人的理解,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邓帅寄梅并山堂酒

甓社湖边路,诗筒得报回。

旧时云液酒,新岁雨肥梅。

不是园官送,真成驿使来。

鬓毛都白尽,更著此花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长至日述怀兼寄十七兄

老来愈觉白驹忙,眼看重阳又一阳。

心似死灰飞不起,技如寒日短中长。

厌看宾客空投谒,强对妻孥略举觞。

回首山阴酬劝地,应怜鸿雁不成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风月堂二首(其二)

青罗熨镜正揩磨,上有虚堂发兴多。

大热端能排酷吏,广寒只合在嫦娥。

又成画舫珠帘去,可奈红妆翠盖何。

纵使曲肱无别梦,一尊风月弄婆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风月堂二首(其一)

西湖地僻少人知,隐吏官曹占作池。

浩荡芙蕖风过夜,扶疏杨柳月明时。

虽多不用一钱买,纵少足供千首诗。

但使尊中深贮此,卮刀细薄可无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