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菊影(其四)

花临宝镜空非色,镜锁秋英色未空。

真假尽缘心作幻,倩谁勘破有无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以镜中之菊为题,借物抒情,探讨了虚实、真伪、有无之间的哲学思考。首句“花临宝镜空非色”,描绘了一幅镜中之花的幻象,花虽在镜中显现,却并非实体,强调了镜像的虚幻性。次句“镜锁秋英色未空”,则指出尽管镜中的菊花色彩并未消失,但其本质仍是虚幻的,进一步深化了镜像与现实之间的界限。

后两句“真假尽缘心作幻,倩谁勘破有无中”,则是全诗的核心所在,诗人通过“心作幻”这一概念,表达了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影响,认为真假、有无的区分皆源于人心的感知和理解。最后一句“倩谁勘破有无中”,则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在真假、有无之间,究竟谁能真正洞察其本质?这不仅是对镜中之菊的思考,也是对人生、宇宙本质的深刻探索,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镜中之菊为载体,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象与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刻的哲理洞见。

收录诗词(608)

缪公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镫下菊影(其一)

移将篱菊避霜风,掩映萧斋烛爓红。

瘦影不须秋水照,清标收入素屏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镫下菊影(其二)

轩窗深锁绝风尘,菊对秋镫影倍真。

最是一枝斜更好,何人泼墨为传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镫下菊影(其三)

最怜镫下影偏幽,一榻寒香四壁秋。

欲写芳标留玉版,聊将斑管学双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镫下菊影(其四)

秋英争向纸屏开,水月空花惹浪猜。

已悟无生庄叟意,有形都自幻中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