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朵奇云绕屋飞,云心修竹绿猗猗。
孤高不为风霜折,正直只应天地知。
四海久无龙化处,千年几具雁来时。
晋林充隐皆尘土,瞻彼西山我所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首句“万朵奇云绕屋飞”,以云朵环绕居所比喻环境的宁静与超凡,展现了诗人居所的独特氛围。次句“云心修竹绿猗猗”进一步描绘了翠竹在云雾中的生机盎然,"云心"寓意竹子的高洁,"绿猗猗"则写出竹子的茂盛。
接下来的两句“孤高不为风霜折,正直只应天地知”,赞美了竹子的坚韧和正直品格,即使面临风霜的考验,也坚守自我,其高尚品质只有天地能理解。诗人借此寓言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
“四海久无龙化处,千年几具雁来时”暗含对贤才难得、世事变迁的感慨,暗示自己期待着像龙一样出世或像大雁那样带来远方的信息,但现实中却难以寻觅。
最后两句“晋林充隐皆尘土,瞻彼西山我所思”,借晋代隐士林泉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西山(可能象征着隐逸之地)的深深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某种批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竹子为载体,寄寓了诗人的人格追求和对世事的深沉思考,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不详
晚眺青牛谷,晨游白鹿山。
乾坤何日老,今古几人闲。
卉木烟华紫,江湖雨气斑。
聘君犹在否,怅望隔云关。
亭下双来绿玉虬,岷嶓万里会吴头。
江穿南北天心过,汉接东西地脉流。
水上龙争方一梦,山中鹊起已千秋。
张刘精爽知何在,安得同来赋远游。
逝川常东流,白日易西没。
悠悠天地间,二物何飘忽。
促迫于生人,绿鬓成华发。
昧者不自知,终朝常汩汩。
利欲沈厥身,其本已先蹶。
孰若缮真性,以自固灵骨。
谷风扇春和,卉木皆敷芬。
贞松但如故,高标在烟云。
君子守常性,时荣非所欣。
亦有孤凤皇,不与众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