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晏桂山赴高沙郡(其二)

接武容台彼一时,溪乡重幸得追随。

鸥前心事沧浪影,梅下吟情汗漫期。

感慨中年无近别,徘徊明月有相思。

殷勤劝醉阳关晓,受尽耶歈只自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那时承继着容台的足迹,再次来到溪乡,我倍感幸运能追随。
鸥鸟之前,心中之事如沧浪之水,梅花之下,吟咏之情无边无际。
感叹中年已无轻易离别,只有在明月下独自怀思。
热情地劝酒直到阳关晨晓,饮下的苦涩只有自己知晓。

注释

接武:继承。
容台:地名或人物。
溪乡:乡村。
追随:跟随。
鸥前:鸥鸟之前。
沧浪影:比喻心情如沧浪之水。
梅下:梅花之下。
汗漫期:无尽的期待。
感慨:感叹。
中年:指人生的某个阶段。
近别:轻易的离别。
相思:思念。
殷勤:热情。
阳关晓:阳关早晨。
耶歈:苦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蕴的作品,名为《送晏桂山赴高沙郡(其二)》。张蕴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意境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吟咏。

“接武容台彼一时,溪乡重幸得追随。”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朋友相聚时刻的珍惜。"接"字用得恰到好处,意味着紧接着之前的时光,"彼一时"指的是过去的某个时候,而“溪乡重幸”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再次来到这个美丽环境中的喜悦。

“鸥前心事沧浪影,梅下吟情汗漫期。”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鸥前"通常指的是水边,"心事"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澜,而"沧浪影"则是对自然景物的情感投射。"梅下吟情"展现了诗人的文艺气质和对梅花的钟爱,同时"汗漫期"表达了一种悠长而深沉的情感。

“感慨中年无近别,徘徊明月有相思。”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友情难得的感慨。"感慨中年"意味着诗人在中年时期对往事的回顾,而“无近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不舍。"徘徊明月"描绘了一幅夜晚独自徘徊于明月下的孤寂情境,而"有相思"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相思之情。

“殷勤劝醉阳关晓,受尽耶歈只自知。” 这两句中,“殷勤劝醉”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和劝酒的情感,而"阳关晓"则是一个具体的地点,也是离别的一个象征。"受尽耶歈只自知"这句话中,"受尽"意味着接受并珍惜一切,即使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只自知"则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触和理解。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65)

张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晏桂山赴高沙郡(其一)

青衫赴阙已三迁,红旆临州不五年。

旧吏侉荣从事府,新民迎拥使君鞯。

牡丹池馆春融日,莼叶汀洲水涨天。

自是边筹谈笑办,归来仍侍玉皇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重游大涤洞天

涧水泠泠石发新,松花香靓翠崖深。

云生不没仙人迹,丹化犹啼捣药禽。

洗眼人多求圣水,醒心吾独爱清音。

杖藜更欲过新洞,无柰春空又作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除夕

京国逢除夕,栖迟鬓欲霜。

春声生竹爆,岁色动椒香。

戒睡听鸡早,占诗探茧忙。

烛花频送喜,儿女笑烘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食蛎次韵芸隐

相黏成什伯,峰耸若山王。

攻处须犀铁,持来出蟹汤。

梅花霜后味,竹色酒边香。

坐忆游闽乐,今年始得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