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雨篇

灵海濩渃天为关,回互中原乖百蛮。

灶鼍窟外裸人国,当今神武威愚顽。

命官分职列星宿,铁骑戈船肃侦堠。

雕题大耳文蛇衣,更不肉人工战斗。

鱼盐可贾沙可耕,蔗田千灶煎为饧。

九轨车音杂哀角,市廛不减无诸城。

旻天阳道黄尘起,时见旱龙升海底。

天仓嘒嘒天稷暗,太微木入河无豕。

摐金伐鼓声动山,嗟我卧病床帷间。

官僚尘土事趋走,耆旧老瘦争追攀。

狂夫大言满人口,剑逼丰隆雷在手。

建坛十丈赤嵌边,维南有箕北有斗。

蹶张武人生怒嗔,鞭挞头陀咒鬼神。

焚巫暴尪古所戒,此岂有力回天津!

扶杖强起对辽廓,池荷枯死芙蓉落。

南方火云烧太清,片月悬弓气蒸灼。

斯牲靡爱荐惟馨,圭璧既卒神莫听。

祀山斩木诬百灵,及时省过户且扃。

殓胔收骨平厥刑,怨怼骄蹇两不形。

肥遗自死人自宁,周官荒政还当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祷雨篇》,是清代诗人孙元衡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宏大的自然景象和人间祈雨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于天地自然与社会人事的深刻洞察。

首句“灵海濩渃天为关,回互中原乖百蛮”以壮丽的笔触描绘出天地间的广阔与神秘,暗示着人间与自然界的对比。接下来,“灶鼍窟外裸人国,当今神武威愚顽”借神话中的裸人国寓言,象征着当时社会的秩序与蛮荒状态,以及统治者的威严。

“命官分职列星宿,铁骑戈船肃侦堠”描绘了官府的严密组织和军事戒备,反映出社会的稳定与紧张。诗人接着写到祭祀仪式,“雕题大耳文蛇衣,更不肉人工战斗”,强调了对神灵的敬畏和对和平的向往。

“鱼盐可贾沙可耕,蔗田千灶煎为饧”描绘了民间生活的宁静与富饶,而“九轨车音杂哀角,市廛不减无诸城”则展现了城市的繁华景象。然而,自然灾害的威胁始终存在,“旻天阳道黄尘起,时见旱龙升海底”象征着干旱的严重。

诗人以个人的病痛和周围人的忙碌,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官僚尘土事趋走,耆旧老瘦争追攀”。他批评那些夸夸其谈的人,“剑逼丰隆雷在手”,并指出祈祷并不能改变天意,“此岂有力回天津”。

最后,诗人感慨池塘凋零,天空炽热,祭祀无果,“殓胔收骨平厥刑”,表达对自然灾难的无奈。他认为,只有顺应时势,调整政策,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周官荒政还当铭”。

总的来说,《祷雨篇》通过丰富的象征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也流露出对改善民生的深切期盼。

收录诗词(362)

孙元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苦热行

丹蛇折鳞龙解角,扶桑曦驭腾东井。

头痛山南天毒西,片月当中堕焦影。

牵牛脱轭河汉枯,织女停梭空引颈。

大鹏戢翼大鲲潜,洪从祖公醉不醒。

欲乞玄霜飞雪丹,涤涤山川心冂冂。

形式: 古风

食槟榔有感(其一)

竹节棕根自一丛,连林椰子判雌雄。

醉醒饥饱浑无赖,未必于人有四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食槟榔有感(其二)

扶留藤脆香能久,古贲灰匀色更娇。

人到称翁休更食,衰颜无处著红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题昌谷诗集

金乌侧脑玉蟾愁,九州如梦花含羞。

凤鸟不鸣河图隐,陇西狂客多诛求。

海狱清音在何许,皇娥泪滴潇湘渚!

七字骚人万古魂,青天惆怅不能语。

千年桃去王母嗟,龙醒守珠鲸护牙。

毋乃乘云奏清角,苍梧崩剨如奔沙。

手版霹雳字奇伟,白玉楼成上箕尾。

天上高文不可见,须信顽山是书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