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几吟

先几能识是吾侪,慎勿轻为世俗咍。

把似众中呈丑拙,争如静里且谈谐。

奇花万状皆输眼,明月一轮长入怀。

似此光阴岂虚过,也知快活作人来。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谁能早早地辨认出我们这些人,切勿轻易被世俗的嘲笑所影响。
与其在人群中展示自己的不足,不如在安静中享受交谈的乐趣。
千姿百态的奇花都比不上眼前的景象,一轮明亮的月亮常伴在心间。
这样的时光怎能白白流逝,我们也懂得享受快乐,活出真我。

注释

能:能够。
识:识别。
吾侪:我们这些人。
慎:慎重。
世俗咍:世俗的嘲笑。
把似:犹如。
众中:人群中。
丑拙:不足之处。
静里:安静中。
谈谐:交谈的乐趣。
奇花万状:千姿百态的奇花。
皆输眼:都比不上眼前。
一轮:一轮。
长入怀:常伴在心间。
岂:怎能。
虚过:白白流逝。
快活:快乐。
作人来:活出真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先几吟》,他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感悟。首句“先几能识是吾侪”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洞察力,他认为只有少数人能真正理解生活的真谛。接下来,“慎勿轻为世俗咍”告诫人们不要轻易被世俗的眼光和嘲笑所左右,要有独立思考和坚守自我的勇气。

“把似众中呈丑拙,争如静里且谈谐”进一步强调在纷扰的世间,不如在宁静中寻找内心的和谐与交流。诗人认为,即使在展示自己的不足时,也比迎合世俗的虚伪更为真实。“奇花万状皆输眼,明月一轮长入怀”描绘出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奇丽的景色都不及内心的明亮和宁静。

最后两句“似此光阴岂虚过,也知快活作人来”点明诗人珍惜时间,主张享受生活中的快乐,不虚度光阴。整首诗寓含了邵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展现出他的哲学智慧。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先天吟

先天天弗违,后天奉天时。

弗违无时亏,奉时有时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先天吟

先天事业有谁为,为者如何告者谁。

若谓先天言可告,君臣父子外何归。

眼前伎俩人皆晓,心上功夫世莫知。

天地与身皆易地,己身殊不异庖羲。

形式: 七言律诗

先天吟示邢和叔

一片先天号太虚,当其无事见真腴。

胸中美物肯自衒,天下英才敢厚诬。

理顺是言皆可放,义安何地不能居。

直从宇泰收功后,始信人间有丈夫。

形式: 七言律诗

共城十吟(其一)春郊閒居

居处虽近郭,不欲登城市。

尽日客不来,至夜门犹闭。

院静春正浓,窗閒昼复寐。

谁知藜藿中,自有诗书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