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吟

先天事业有谁为,为者如何告者谁。

若谓先天言可告,君臣父子外何归。

眼前伎俩人皆晓,心上功夫世莫知。

天地与身皆易地,己身殊不异庖羲。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谁来开创这最初的事业?创造者又该向谁宣告?
如果说先天的道理可以告知,那么除了君臣父子关系,还有什么归属?
眼前的小聪明人人都明白,但内心的修为却无人知晓。
即使换作天地与自身互换位置,个体的感受也与伏羲无异。

注释

先天:指事物的原始状态或自然规律。
事业:此处指开创和维护社会秩序、伦理规范等重大事务。
告者:告知的人,这里可能指传达先知或原则的人。
君臣父子:古代中国社会的基本伦理关系。
眼前伎俩:指表面的、容易看到的技巧或手段。
心上功夫:内心深处的修养和智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先天吟》,他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先天"这一哲学概念。诗中,诗人质疑"先天事业"的执行者和传达者,暗示这种超越世俗理解的智慧并非显而易见。他认为,如果先天的道理可以轻易传达,那么除了传统的君臣父子关系,还有什么其他的社会秩序可以依托?

接着,诗人指出尽管日常技巧("眼前伎俩")为人所共知,但内心深处的修养("心上功夫")却鲜有人能真正领悟。他进一步强调,即使在天地与个体身份的转换中,人的本质与远古先贤伏羲并无本质区别。

整首诗寓含哲理,通过对比显与隐、知与未知,表达了对人性、智慧和宇宙秩序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先天吟示邢和叔

一片先天号太虚,当其无事见真腴。

胸中美物肯自衒,天下英才敢厚诬。

理顺是言皆可放,义安何地不能居。

直从宇泰收功后,始信人间有丈夫。

形式: 七言律诗

共城十吟(其一)春郊閒居

居处虽近郭,不欲登城市。

尽日客不来,至夜门犹闭。

院静春正浓,窗閒昼复寐。

谁知藜藿中,自有诗书味。

形式: 古风

共城十吟(其三)春郊芳草

春风必有刀,离肠被君断。

春风既无刀,芳草何人剪。

肠断不复接,草剪益还生。

谁人有芳酒,为我高歌倾。

形式: 古风

共城十吟(其五)春郊寒食

郭外花亦繁,不谓繁华失。

幸非在郭中,不见繁华物。

不寒不暖天,半阴半晴日。

花外鞦韆鸣,月隔鞦韆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