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虢国夫人夜游图

紫尘拂辔春融融,参差飞鞚骄如龙。

锦鞯绣带簇妖丽,绛纱玳烛围香风。

春风交花光属路,后骑雍容前却顾。

中间一骑来逡巡,秀眉玉颊真天人。

翠微垂鬓衱称身,彷佛当年虢与秦。

佳人绝代真难得,安得君王不为惑。

岂知尤物祸之阶,不独倾城竟倾国。

一时丧乱已足怜,后世方誇好颜色。

晴窗展卷漫多情,百年青史自分明。

莫言画史都无意,尺素还堪鉴兴废。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虢国夫人夜游图》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面中人物的服饰、仪态以及周围环境的氛围。开篇“紫尘拂辔春融融”,以轻盈的笔调勾勒出春天的气息和行进中的马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接着,“参差飞鞚骄如龙”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骏马的矫健与主人的威风。

“锦鞯绣带簇妖丽,绛纱玳烛围香风”两句,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人物的装扮,锦衣绣带、绛纱玳烛,不仅展现了虢国夫人的华贵与妖娆,也暗示了她与众不同的身份地位。诗人通过“春风交花光属路”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整个场景的浪漫与温馨。

“秀眉玉颊真天人”一句,赞美了虢国夫人的美貌与气质,仿佛是天上的仙女下凡。接下来的“翠微垂鬓衱称身,彷佛当年虢与秦”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她的独特魅力,仿佛再现了历史上的虢国夫人与秦国公主的风采。

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巧妙地引入了对历史的反思。“佳人绝代真难得,安得君王不为惑”表达了对虢国夫人美貌的赞叹,同时也暗含了对权力与美色之间关系的思考。接下来的“岂知尤物祸之阶,不独倾城竟倾国”揭示了美色背后的危险,引申出历史上的悲剧。

最后,“一时丧乱已足怜,后世方誇好颜色”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同情与感慨,同时提醒人们不应仅沉迷于表面的美好,而应关注其背后可能带来的后果。整首诗在赞美与反思之间找到了平衡,既展现了艺术的魅力,也传递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晴窗展卷漫多情,百年青史自分明”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画卷时的感慨,虽然时间流逝,但历史的真相依然清晰可见。最后一句“莫言画史都无意,尺素还堪鉴兴废”则强调了艺术作品的价值,它们不仅是美的载体,更是历史的见证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过去,洞察兴衰更替的道理。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游幻住庵

行行西郭两牛鸣,路转桥横得化城。

深巷鸟啼山木暗,清溪日暖白烟生。

兴怀往哲悲陈迹,每到空门损世情。

坐恋蒲团留不得,碧云回首暮钟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题王山农墨梅

西湖老树凌风霜,敷英奕奕先群芳。

贞姿不作儿女态,炯然冰玉生寒芒。

穷寒袭人肤欲裂,幽人自咏孤山雪。

至今秀句落人间,暗香浮动黄昏月。

却恨无人续高韵,墨痕聊寄江南信。

不关素质暗缁尘,刚爱铅煤点新鬓。

恍疑寒影照昏缸,刻画无盐谁滥觞。

逃禅已远嗣者寡,彷佛尚寄山农王。

山农何处骨已冷,展卷令人双目醒。

何因为唤玉妃魂,极目晴波湖万顷。

形式: 古风

病起秋怀(其一)

卧病经旬一榻空,起来高阁见秋风。

苍茫野色浮天外,狼藉霜痕落镜中。

满地江湖愁托足,何时淮蔡却收功。

浮云奄忽行销灭,双目依然送断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病起秋怀(其二)

萧萧木叶下平皋,衰鬓鬅鬙怕自搔。

烽火东南沧海暗,夕阳西北暮云高。

閒怀已负青团扇,野兴初生白苧袍。

萧散只应输宋玉,能将九辨续离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