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秋怀(其一)

卧病经旬一榻空,起来高阁见秋风。

苍茫野色浮天外,狼藉霜痕落镜中。

满地江湖愁托足,何时淮蔡却收功。

浮云奄忽行销灭,双目依然送断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愈后面对秋风时的复杂心境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首联“卧病经旬一榻空,起来高阁见秋风”写出了诗人长期卧床后的孤独与病态,以及病愈后首次走出居室,感受到秋风的清新与凉爽,暗示着生命重新焕发生机。颔联“苍茫野色浮天外,狼藉霜痕落镜中”通过广阔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眼中的世界,既有壮阔之美,也隐含着岁月流逝、万物凋零的哀愁。颈联“满地江湖愁托足,何时淮蔡却收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的深深忧虑,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统一的渴望。尾联“浮云奄忽行销灭,双目依然送断鸿”以浮云比喻变幻莫测的政治局势,而“断鸿”则象征着漂泊无依的国家命运,诗人虽已老去,但心中仍怀有对国家未来的无限牵挂和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体现了文徵明作为明代文人特有的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病起秋怀(其二)

萧萧木叶下平皋,衰鬓鬅鬙怕自搔。

烽火东南沧海暗,夕阳西北暮云高。

閒怀已负青团扇,野兴初生白苧袍。

萧散只应输宋玉,能将九辨续离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秋日西斋

纨扇无聊鬓怯风,芙蓉波冷月溶溶。

不知秋色来多少,飘尽西斋一树桐。

形式: 七言绝句

寄鲁南陈子(其一)

江入秦淮八月寒,长干只在断云间。

闭门自觅惊人句,细雨秋风忆后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寄鲁南陈子(其二)

满地干戈卒未休,吴江枫冷又惊秋。

美人何处烟波渺,手把芙蓉特地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