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独立看流水,草树相因依。
清回滩声长,碧下波影迟。
人生老当敛,心口常自违。
啼禽忽飞来,夏气今如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立观水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生的哲思。
首句“独立看流水”,简洁明了地勾勒出诗人独自站立于岸边,凝视着缓缓流动的河水的场景。接着,“草树相因依”一句,将视线从水面转向岸边,描绘了草木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
“清回滩声长,碧下波影迟”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水边的宁静与美丽。清脆的滩声在空气中回荡,显得悠长而悦耳;碧绿的水面映照着远处的景物,波光粼粼,仿佛时间在此刻放慢了脚步。
“人生老当敛,心口常自违”则转入对人生的思考。诗人感慨于岁月的流逝,意识到人到老年应当收敛心性,但内心与言语之间却常常存在矛盾,表达了对生命中复杂情感的深刻理解。
最后,“啼禽忽飞来,夏气今如兹”以鸟鸣声的突然出现和夏日气息的描述,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鸟儿的啼叫打破了宁静,似乎预示着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提醒着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自我内心的独到见解,富有意境和哲理美。
不详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人多愁不达,达则定无愁。
不知所愁何,大半为身谋。
爵服纵可贵,事业终悠悠。
以兹旦暮心,且从山水游。
以我视彼心,当思我如彼。
未必有所益,徒更纷纭尔。
世道升降间,古今只一理。
昧不知其然,如是而已矣。
当其未生时,孰知我能老。
既老复须死,何其置怀抱。
谈空与说妙,终古吻不燥。
此身无厌生,得酒醉亦好。
儒者求专门,是岂为我儒。
乡愿复不佳,必竟将何如。
未有孔孟前,尧舜非著书。
观书亦不恶,涂辙亦差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