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杂兴(其二)

以我视彼心,当思我如彼。

未必有所益,徒更纷纭尔。

世道升降间,古今只一理。

昧不知其然,如是而已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春日杂兴(其二)》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首句“以我视彼心,当思我如彼”意味着在观察他人或事物时,应当设身处地,将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上进行思考。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强调了理解与同理心的重要性,鼓励人们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世界。

接下来的“未必有所益,徒更纷纭尔”,则指出这种深入思考和同理心的实践,并不一定能带来直接的好处或改变,反而可能会让人心绪更加纷乱。这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尽管我们努力理解他人,但结果可能并不总是如愿以偿,甚至可能带来更多的困惑和挑战。

“世道升降间,古今只一理”表明了作者对于历史和现实之间关系的理解。他认为,尽管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但人类面对的问题和追求的本质是一致的,即寻求真理、理解与和谐。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人类共通情感和普遍真理的信仰。

最后,“昧不知其然,如是而已矣”表达了对那些不了解或忽视这些道理的人的无奈。这里的“其然”指的是上述的哲理思考和生活智慧,而“如是而已矣”则意味着这些道理虽显而易见,但并非所有人都能领悟和实践。这句话既是对现实的感慨,也是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社会变迁中的不变真理以及个体在复杂世界中的认知局限,展现了作者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春日杂兴(其三)

当其未生时,孰知我能老。

既老复须死,何其置怀抱。

谈空与说妙,终古吻不燥。

此身无厌生,得酒醉亦好。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春日杂兴(其四)

儒者求专门,是岂为我儒。

乡愿复不佳,必竟将何如。

未有孔孟前,尧舜非著书。

观书亦不恶,涂辙亦差殊。

形式: 古风

春日杂兴(其五)

四时景自足,何必写以诗。

诗成句读间,不过我自知。

但恐两眼昏,心识如乱丝。

血气一耗散,逐物之所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春日杂兴(其六)

种田图得米,终岁亦勤劳。

当春把锄犁,和风满东皋。

岂忘水旱忧,流离至逋逃。

未必可就食,往来徒嗷嗷。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