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赞

众生堕八难,身心俱丧失。

惟有一念在,能呼观世音。

火坑与刀山,猛兽诸毒药。

众苦萃一身,呼者常不痛。

何用呼菩萨,当自救痛者,不烦观音力。

众生以二故,一身受众苦。

若能真不二,则是观世音。

八万四千人,同时俱起救。

形式:

翻译

世间众生陷入八种苦难,身心都遭受损失。
只有心中的一念,能呼唤观世音菩萨。
如同置身火坑和刀山,面临猛兽和毒药的威胁。
各种痛苦集于一身,呼喊的人却常常不觉得痛。
何必向菩萨求助?应当自己拯救自己,不需观音的力量。
众生因为执着于二元对立,才会承受多重痛苦。
如果能真正达到不二法门,那就是观世音的境界。
八万四千人同时得到救赎,这是观世音的慈悲显现。

注释

众生:世间所有生物。
堕:陷入。
八难:佛教中指八种极大的苦难。
身心:身体和心灵。
俱丧失:全部失去。
一念:内心的一点念头。
观世音:佛教中的慈悲女神。
火坑:比喻极苦境地。
刀山:比喻艰难困苦。
猛兽:象征危险。
毒药:象征恶业或困境。
众苦:多种痛苦。
萃一身:集中于一身。
呼者:呼喊的人。
自救:自己拯救自己。
观音力:观世音菩萨的神力。
二故:由于二元对立。
不二:佛教中指超越对立,达到无分别的境界。
观世音:此处指解脱苦难的精神象征。
八万四千人:形容数量众多。
同时俱起救:一起得到拯救。

鉴赏

这首诗名为《观音赞》,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诗中表达了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和颂扬,同时也寓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中描述了世间众生陷入各种苦难,身心受创,唯有心中的一念能够求助于观世音。诗人强调,虽然人们在痛苦中呼唤菩萨,但真正的自救之道在于内心觉醒,认识到痛苦的根源,即“一身受众苦”的二元对立。只有达到“真不二”的境地,即心灵合一,才能真正体验到观世音的慈悲,如同观音般自我拯救。最后,诗人倡导众人齐心协力,共同寻求解脱,体现了佛教中众生成佛的观念。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教诲意义。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观秘阁苏子美题壁及中人张侯家墨迹十九纸率同舍钱才翁学士赋之

仁祖康四海,本朝盛文章。

苏郎如虎豹,孤啸翰墨场。

风流映海岱,俊锋不可当。

学书窥法窟,当代见崔张。

银钩刻琬琰,虿尾回缣缃。

擢登群玉府,台阁自生光。

春风吹晓雨,禁直梦沧浪。

人声市朝远,帘影花光凉。

秋河湔笔研,怨句挟风霜。

不甘老天禄,试欲叫未央。

小臣胆如斗,侏儒俸一囊。

请提师十万,奉辞问犬羊。

归鞍饮月支,伏背笞中行。

人事多乖迕,南迁浮夜航。

此时调玉烛,日行中道黄。

柄臣似牛李,倾夺谋未臧。

鲁酒围邯郸,老龟祸枯桑。

兼官百郡邸,报赛用岁常。

招延青云士,共醉椒糈觞。

俗客避白眼,傲歌舞红裳。

谤书动宸极,牢户系桁杨。

一网收冠盖,九原人走藏。

庖丁提刀立,满志无四旁。

论罪等饕餮,囚衣禦方良。

姑苏麋鹿疃,风月在书堂。

永无湔祓期,山鬼共幽篁。

万户封侯骨,今成狐兔冈。

迩来四十年,我亦校书郎。

雄文终脍炙,妙墨见垣墙。

高山仰豪气,峥嵘乃不亡。

张侯开诗卷,词意尚轩昂。

草书十纸馀,雨漏古屋廊。

诚知千里马,不服万乘箱。

遂令驾鼓车,此岂用其长。

事往飞鸟过,九原色莽苍。

敢告大钧手,才难幸扶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观崇德墨竹歌

夜来北风元自小,何事吹折青琅玕。

数枝洒落高堂上,败叶萧萧烟景寒。

乃是神工妙手欲自试,袭取天巧不作难。

行看叹息手摩拂,落势夭矫墨未乾。

往往尘晦碧纱笼,伊人或用姓名通,未必全收俊伟功。

有能蓺事便白首,不免身为老画工。

岂如崇德君,学有古人风。

挥毫李卫言神笔,弹琴蔡琰方入室。

道韫九岁能论诗,龙女早年先悟佛。

弈棋樵客腐柯还,吹笙仙子下缑山。

更能遇物写形似,落笔不待施青丹。

尤知赏异老苍节,独与长松凌岁寒。

世俗宁知真与伪,挥霍纷纭鬼神事。

黄尘污眼轻白日,卷轴无人得觇视。

见我好吟爱画胜他人,直谓子美当前身。

赠图索歌追故事,才薄岂易终斯文。

所爱子猷发嘉兴,不可一日无此君。

吾家书斋符青壁,手种苍琅十数百。

一官偶仕叶公城,道远莫致心惨戚。

我方得此兴不孤,造次卷置随琴书。

思归才有故园梦,便可呼儿开此图。

形式: 古风

观道二篇(其二)

廉蔺向千载,凛凛若生者。

曹李虽无恙,如沈九泉下。

短长略百年,共是过隙马。

事来磨其锋,意气要倾泻。

风云灭须臾,草木但春夏。

唯此一物灵,不可藉外假。

誉髦天下才,西伯本心化。

君无诮斯文,可以观大雅。

形式: 古风

观道二篇(其一)

圣人用仁心,恻伤路傍儿。

虎狼舐吻血,自哺胃与肌。

同在天地閒,六凿相识知。

父母临万物,大道甚坦夷。

百年修不善,一日许知非。

虎狼有悛心,还与圣人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