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益公

荒村建午月,斯螽动股鸣。

借问暑方炽,何意作秋声。

自言本寒族,四海无令名。

振羽每自叹,在野神屡惊。

常恐向寒时,风霜莽飘零。

忆昨寒谷中,春风全我生。

赠我百草芳,遄我趯趯征。

是时木未茁,及此堇向荣。

感彼蟋蟀歌,日月遒以倾。

促织未成章,凄切难为听。

愿言日载阳,有鸣随仓庚。

形式: 古风

翻译

荒凉的村庄在正午时分,蚱蜢振动大腿发出鸣叫。
询问这酷暑为何还未消退,却传来秋天的声音。
它自述本是寒微之族,世间没有显赫名声。
每次振动翅膀都自我感叹,野外的神灵也为之惊动。
常常害怕寒冷季节来临,风霜中孤独飘零。
回忆起昔日寒冷山谷,春风曾赋予我生机。
赠予我百花的芬芳,激励我踏上征途。
那时树木还未茂盛,此刻只有堇菜盛开。
感怀蟋蟀的悲歌,时光匆匆接近岁末。
促织的歌曲尚未完成,悲伤凄凉难以聆听。
但愿每日阳光普照,鸣叫声跟随黄莺共舞。

注释

荒村:荒凉的村庄。
午月:正午时分。
斯螽:蚱蜢。
动股鸣:振动大腿发出鸣叫。
暑方炽:酷暑未消。
何意:为何。
寒族:寒微之族。
无令名:没有显赫名声。
振羽:振动翅膀。
在野:野外。
常恐:常常害怕。
风霜:风霜。
忆昨:回忆起。
全我生:赋予我生机。
赠我:赠予。
百草芳:百花的芬芳。
遄我:激励我。
趯趯征:踏上征途。
木未茁:树木还未茂盛。
堇向荣:堇菜盛开。
感彼:感怀。
蟋蟀歌:蟋蟀的悲歌。
日月遒以倾:时光匆匆接近岁末。
促织未成章:促织的歌曲尚未完成。
仓庚:黄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僻村庄在农历六月的午后,微风吹过,斯螽(一种昆虫)振动翅膀发出类似秋天的声音,诗人借此感叹暑热未消却已闻秋意。他自述出身贫寒,名声不显,常常担忧未来的生活会如同秋天的昆虫,面临严寒和飘零。回忆起过去在艰难环境中,春风曾给予生机,赠予花草的芬芳,激励他前行。诗人感慨时间流逝,如促织鸣叫,虽未完成乐章,却充满凄凉。他期盼阳光普照的日子,能像黄莺一样发出欢快的鸣叫,寓意着希望和温暖。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上湖广总领赵郎中(其二)

春风湓浦驻行轩,独许愚儒夜叩关。

六路方迎新遣使,五年犹念旧登门。

薄缘未许南楼分,归梦唯惊丙夜魂。

幸自秋江好天色,一帆风月际真源。

形式: 七言律诗

上湖广总领赵郎中(其一)

总角为儿百未更,已陪先进识英名。

惯闻似觉雄风近,因问从知看日明。

千里未迎天子诏,一同先说长官清。

吏师况有桐川旧,敢向题舆问去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大雪感怀

翻云覆雨纷轻薄,万瑞不如三白乐。

岁事相关国重轻,天意亦知人忖度。

前年不雨旱为祟,今年不旱螟为恶。

造物与人著力深,一饱年来何落落。

宜春先生古君子,撑肠万卷一丘壑。

吟哦乍拟柳飞絮,感慨相辉花有萼。

商量雪意驰一骑,改变天容翔万鹤。

翻思五十乾道年,是非一律无今昨。

日月逝矣几丰耗,人物眇然增索寞。

吹篪寡唱气欲竭,陟屺何心泪犹阁。

再拜珠玑卜来岁,十袭藏之富囊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中和后一日吴门阻雪距春分才三日

梅容惨不竞,鸟语噤无声。

二月朔已告,三日春当分。

寒馀凌暖律,雪后更同云。

但恐严凝误,阳和欲奏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