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

道心宿何处,风雪裹残僧。

觅我了无有,因人实不能。

磬敲零败叶,佛坐老孤灯。

欲问平生事,颓垣挂古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风雪中僧人独处的凄清画面,充满了禅意与深邃的哲思。

首句“道心宿何处”,以问句形式引出主题,道心,即修行者的心灵归宿,此处暗含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寻。风雪中的环境渲染出一种孤寂与清冷的氛围,同时也象征着修行路上的艰难与挑战。

“风雪裹残僧”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僧人在恶劣天气中的孤独身影,残僧二字,既指风雪中的僧人,也暗示其修行经历的沧桑与坚韧。

“觅我了无有,因人实不能”表达了自我寻觅与理解的难度,以及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局限性。这里的“我”不仅指个人,也涵盖了更深层次的自我认知与心灵境界的追求。

“磬敲零败叶,佛坐老孤灯”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静谧的氛围。磬声与落叶的零落,佛像与孤灯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意境。

“欲问平生事,颓垣挂古藤”则将思绪引向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反思。颓垣与古藤的意象,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痕迹,也寓意着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风雪中僧人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禅宗思想,引导读者思考自我、生命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内心平静与坚定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喜哥

流离方五岁,隆准异时儿。

所幸生年晚,全无旧国思。

泥深失龙性,霜冷落琼枝。

最是伤心处,逢人自笑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得千山诸老信

千山人有信,望我到山中。

昨日满山雪,山风吹又空。

松枝当户入,石径与天通。

何得穿双屐,寻幽处处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答千山诸老

我本山中客,山翁不用招。

为怜地主意,遂使白云遥。

花雨迟飘落,松风暂寂寥。

石床馀半席,只待雪初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梦游千山

夜半分明到,千山万木中。

霜花亲骨肉,雀语动虚空。

所见无今日,相论尽古风。

可怜非久住,床下叫寒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